中西医科是集中医、西医、康复于一体,以中药、针灸、理疗、推拿、按摩、康复等“套餐疗法”为特色,以先进的现代化检查、检验手段为依托的综合性科室。占地2000多平方米,分两个病区,共设68张病床。科室技术力量完备,人才结构合理,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专业康复师2名。在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廖辉的带领下,将现代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将其融入到各种急、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潜心研究推出的“套餐疗法”,在胸痹(冠心病)、咳喘(慢支、肺感染)、消渴(糖尿病)、眩晕(高血压)等病证的治疗中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精髓所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脑卒中的辨证、诊断、分型、治疗上已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将“醒脑开巧”针刺法和“田黄活血汤”适时地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中,疗效位居全市先进行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证),是科室推出的单病种治疗项目,恢复快、痛苦小、费用低,深受患者欢迎。
中西医科始终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和科研创新作为科室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不懈努力,目前不仅具备了西医抢救危重症的医疗设备和能力,同时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先后有《现代中医临床备要丛书》、《针灸歌诀歌赋259首》等6部论著出版,近百篇专业论文发表。
一楼病区是康复病区,拥有大型步态减重训练机、OT工作台、股四头肌训练器、组合运动训练器、颈腰椎电脑牵引机、电动起立平台及多种康复训练器械;并设有药浴室、药熏房、言语训练室和理疗室等。先进的康复设备,使众多的脑卒中患者和骨伤、骨病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康复训练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了“误用综合症”和“费用综合症”的发生;同时对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炎症吸收以及粘连拙节疗效突出,从而加快了运动功能的恢复,为患者及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中风与康复
中风是一个中医名词,西医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又称卒中。中风是一组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大类。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近年脑血管病在全死因顺位中呈明显前移趋势。在存活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如何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避免“误用综合征”和“废用综合征”的出现成为当务之急。
所谓“误用综合征”,顾名思议就是由于错误地使用(锻炼不当)所形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我们在大街上常见的:上肢呈挎蓝状屈曲,下肢呈划圈样行走,持重能力差,膝关节不能弯曲的“偏瘫步态”就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的表现。通常中风患者急性期过后,怕瘫痪在床,就在家人的搀扶下,过早地进行行走训练;有些患者在患侧脚上套上一根带子,然后用健侧手拉患侧的腿走路;还有些患者在床头栓上绳子,用手拉着绳子反复练习臂力和起坐;用橡胶圈练习握力等等,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过早地行走或过度练习上肢拉力,会使偏瘫患者产生特有的痉挛姿势,一旦形成异常摸式,纠正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偏瘫后的锻炼应当循序渐进,要先从床上练习开始,包括体位的摆放、腰背肌的练习等,到坐位练习,到站立,再到行走和上下台阶。我们说偏瘫后的功能训练是一种对运动功能学习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肌力训练。“废用综合症”则是废弃不用(长期卧床)所形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一些患者患病后,因担心过早起床会加重病情而长期卧床不动。这种长期缺乏运动和感觉刺激的状态,容易造成多系统器官功能减退,医学上称之为“废用综合症”。运动系统功能减退表现为: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由此引发或加重疼痛及运动受限。心肺系统功能减退表现为:废用性功能低下、体位性低血压、末梢循环障碍、肺感染和肺栓塞等。其他系统的功能减退表现为:食欲不振、便秘、泌尿系感染、皮肤指甲萎缩以及忧郁、智力减退、假性痴呆等。
综上所述,对于中风的治疗我们倡导: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当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介入康复治疗。一般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1~3天;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1周左右即应进行康复训练。应当指出的是:康复训练无论是在医院、社区、还是在家庭,都应经过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评定后,在康复医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训练,以避免或减少“误用综合征”和“废用综合症”的发生和出现。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