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急诊科是卫生部妇幼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82合作创建的全国最早的四大儿童急救培训基地之一,经过27年的发展,从建科时的4张床,发展形成了拥有前沿为院前急救(120)、门急诊室、留察观察室、后部为重症监护室(PICU)的布局合理、独特、统一的急诊医疗管理和依托型急诊医疗体系,科室现设有院外120急救组(配备专用救护车3台);门急诊室(设有急诊抢救床3张,普通留察床260张,监护留察床58张);重症监护室(设有内科组和外科组,配备21张床),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急诊医学研究室。全科由4名教授,5名副教授;4名博士导师共1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了一支业务技术精湛的专业急救队伍,并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建科以来我们不断开辟和完善抢救绿色通道,并行成了以危重病多脏器功能衰竭特别是呼吸系统功能衰竭为龙头的临床工作方向,目前重庆市儿童120救治工作均由本学科承担,其中包括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儿童突发抢救工作。自2001年10月正式开通120急救电话,年出诊在250—300次以上,年转运救治危重病儿350例以上,病种包括:感染性休克、ARDS、集体中毒事件、鼠药中毒、溺水、溺粪、严重颅脑损伤、烧伤、挤压伤、心肺复苏、惊厥持续状态、全身严重剥脱性皮炎、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覆盖市区及近郊区,同时还开展了网上及电话远程会诊,会诊范围已达到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河南、新疆、浙江等省。2008年完成急诊人数3,3138 人次,留察人数41,3084 人次。在PICU我们开展了危重病患儿心肺功能监测、血液动力学监测、颅内压监测、人工机械呼吸、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疗法;静脉切开留置针技术,股静脉留置针技术等技术;对呼吸衰竭、心血管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脑水肿颅内高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达国内领先水平。重症监护室年床位使用率95%左右,年收治病人总数达1729 人,在完成日常临床工作的同时不断开展临床创新技术,包括低年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监护治疗, 镇静镇痛技术在围手术期病儿的应用,活体亲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护治疗等。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最早对危重症高代谢综合征,高血糖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临床危重儿高血糖的治疗方案,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和专著,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90年代后对急性高氧肺损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首次利用未成熟鼠建立了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该模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原创性研究,为我国深入研究高氧性肺损伤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型。近5年来,本专业组先后完成了《高氧致未成熟鼠肺损伤SP基因表达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高氧肺损伤中的研究》,《IFN-γ在高氧肺损伤的研究》,《TGF-β在高氧性肺损伤的研究》《高氧肺损伤ATⅡ细胞修复重建》《神经肽调控AT-II细胞修复的信号机制》,《神经肽调控肺再生与发育肺的相关性》等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该领域论文和综述100余篇,其中SCI 7篇,CSCD文28篇;承担和开展的科研项目22项,总经费1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博士点(1项)、人事部(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并先后与加拿大UBC大学儿童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建立长期的多方位的科研合作。研究成果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
急诊科还承担了各层次教学及人员培养,包括本科生儿科学全英文教学、研究生儿科学教学工作,是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卫生部全国儿科护士ICU资质培训基地,卫生部定点的危重病急救医学培训基地, 已完成危重病急救医学培训班43期,学员共计300余名。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儿科学)教材的编委单位,也是卫生部全国高等院校临床医学英语版(儿科学)教材的编委单位。本学科现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单位,中华儿科学会急诊学组委员单位,重庆市重症医学会副主委单位, 是«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副主编单位,«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及全国多家学术杂志编委单位。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我们决心继续保持可持续稳定发展,提高急诊医疗的技能和临床经验,并利用院前急救(120),门诊急诊和ICU三位一体的模式把我院危重病急救医学办成具有国内一流学术水平的临床救治中心。
院前急救(120),门诊急诊和ICU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二路136号
邮编:400014
急救热线:023-63627747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