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16日,内科扩建为内一科、内二科。内二科建立了党支部,孙如林任内二科副主任、李庶杰为政治教导员,张树生、陈安辉为军医。
1975年,医院将内二科收治范围确定为普内,包括消化、内分泌、血液、神经内科等医疗专业。
1976年,徐平任主任,孙如林任副主任、李庶杰为政治教导员(随后由张桃凡、崔世桐担任教导员),张树生、王一琮为主治医师,朱国根(1989年转业)、唐庆波、陈安辉(1992年退休)、陈如玉(1989年退休)为军医。陆续调入茅培湘、徐 洪、高士杰(1995年调任急诊科主任)、郭业军(1991年调上海)、张一踞(1985年转业)、廖卫华(1992年退休)、方忆云和金宁(1987年调传染科)等军医。历任护士长有谢玲珍(1981年转业)、周美莲(1983年调任营养军医)、王素华(1991年转业)、黄近炎(1994年调出)、肖风云等。
1978年,李庶杰转业。1982年,张桃凡调任政治处主任,王一琮调任传染科副主任(1987年12月任主任)。1983年,张树生任内二科副主任,孙如林调任特诊科主任。1986年,徐平主任离休,张树生任主任,崔世桐调任政治处主任。1989年,唐庆波任内二科副主任(1992年退休)。1993年,茅培湘任内二科副主任(1996年退休)。1995年,徐洪任内二科主任(2002年自主择业)。
1973年起,内二科党支部先后将科室军医派到军地医院专科进修一年,其中:张树生(血液);王一琮、陈安辉、廖卫华(呼吸);朱国根、徐洪(消化);唐庆波(内分泌);高士杰(神经)。使科室的专业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各个专业的医师在自已从事的专业上发挥了有较好的水平,为内二科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5年,内二科开展了内镜检查,能紧密结合临床,每年提出新的科题,收集资料,探索新路,总结经验,从而在内镜上取得了较显著成绩,得到院内外认可,先后在省部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在1978年全国内窥镜会议上,“胃镜诊断贲门癌”一文中诠释了贲门癌占胃体的54%,引起了业界关注,后被多家医学杂志刊用。1978年,论文发表在全国内窥镜学术论文汇编第36期,1984年,被收录在第二军医大学论文集第10期。
1976年,内二科开展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症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在48小时内能及时作出诊断,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争得了宝贵时间,减少了误诊和死亡率。此项成果由徐平撰写出论文,被刊登在人民军医1982年第8期。是年,开展了纤维肠镜检查,通过实践,在不用X线的帮助下,也能较顺利地进入回盲部并发现了一些罕见病例。其中,徐平撰写的“一例多发性海棉状血管瘤”论文,刊登在中华消化杂志1986年第11期。
1980年,内二科与江苏省军内外17家军地医院(徐州医学院附院、南京房产,建邺区医院,第81、83医院,镇江地区医院,市一院、二院及市属县医院等)联合建立了“胃安治疗萎缩性胃炎”协作组,胃安由镇江中成药厂提供,对276例经胃镜病理确诊患者,经临床验证,有效率达77.2%。此项成果由徐平、唐庆波等撰写成论文,被刊登在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
1981年,与放射科合作,用X线和胃镜对比的方法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致认为放射科诊断球部溃疡一定要有龛影,球部畸形不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特征,并由徐平、承亚兴(放射科)等撰写成论文,刊登在人民军医1982年第11期。受到人民军医杂志社的好评。
1982年,开展了五肽胃泌素泌酸功能测定,通过胃泌素测定,发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泌素能刺激胃酸分泌的机理,试用了小剂量胃泌素治疗萎缩性胃炎,医院和102、124医院合作成立了协作组,经过临床应用和对照,近期疗效达到18.5%,好转51.9%。此项成果由徐平、黄竟如、朱国根、徐洪等撰写成论文,被刊登在中华消化杂志1982年第2期。科室全体医师致力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各自收集资料,编写了分科索引目录并集册。
1983年~1995年,张树生担任科室领导以后,致力于军事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受到科室员工的一致赞扬,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在血液专业上潜心研究,“恶网误诊”一文刊在1985年《实用内科杂志》;1987年,添置胃电图机,应用于胃病的诊断,受到了不能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欢迎。茅培湘对晚期肿瘤采用了腹腔内注射和鞘膜内注射抗癌药,能缓解症状,减少病人癌性腹水;唐庆波积极参加胃安治疗协作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朱国根在开展腹水回收技术中起了主要作用,并与徐洪合作,在徐平组织下,开展五肽胃泌素临床应用,作出了努力;徐洪的论文“红霉素促胃肠动力进展”刊入《国外医学内科分册》,“黄体酮治疗顽固性呃逆”刊入《人民军医》;高士杰的论文“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刊在《南京部队医药》,“6-氨苯乙酸治疗消化道出血”刊入《人民军医》;陈安辉研究的“用芫花加单方制成气管炎膏药治疗‘慢支’”,取得较好疗效,刊入《江苏医药》1979年第11期,“生姜加蜂蜜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呃逆”刊入《江苏医药》1992年第5期。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