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始建于1958年,2003年医院组建病理医学部,下辖病理科、检验科及输血科,刘艳辉任病理医学部主任兼病理科主任。病理科现有人员27人,医师13人,技术人员11人,文员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8人。医师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6人;技术人员中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1人,技师5人,技士3人。
刘艳辉主任现为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认可评审员。广东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专家,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专家组成员。刘艳辉主任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及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庄恒国主任医师现为医院资深主任,《中华病理学杂志》特邀编委,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小冰副主任医师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梅平副主任医师为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张威主任技师为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副组长。骆新兰副主任技师为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成员。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承担着全院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年组织活检量达3万例以上,细胞学4万余例,工作量位于省内三级甲等医院的前列。我科开展了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免疫组化技术、50余种特殊组织化学技术以及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科室积极倡导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坚持严格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病理科已形成了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技术优势与特色。
1. 临床血液病理学 这是我科的重点专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在刘艳辉主任和庄恒国主任医师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支从事淋巴瘤诊断及研究的老中青结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率先在广东省建立了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并培养了专业分子病理诊断医师及技术员。目前已将IGH,IGK/L,TCR基因重排检测及Bcl-6、Bcl- 2、c -myc等基因检测常规应用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近三年来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5篇。为了向同行们介绍和推广我们的经验,我科主持了3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髓活检病理诊断(石蜡切片)》学习班和1期《诊断免疫组化—肿瘤诊断的应用&实验室标准化》学习班,还接受了进修、培训医师150多名。
2. 临床分子诊断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是病理学的发展方向,是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病理科适时地把握了这一发展契机,建立了规范的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培养了专业分子病理诊断医师及技术员,并具有一定的检测规模。开展的主要检测项目有:
1).原位杂交技术:进行EVB、HPV等检测; 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建立了基于石蜡切片的间期核FISH平台,利用双色间期FISH检测乳腺癌治疗靶标Her2;检测肺癌EGFR基因扩增;应用两组四个探针进行膀胱癌的早期筛查;Terc基因的检测进行宫颈癌的筛查;Bcl-6、Bcl-2、c-myc基因重排以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分子指标;其它实体瘤如滑膜肉瘤、PNET的分子病理诊断。 3).基因重排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方面的应用:应用IgH、IgL基因重排检测对B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TCR基因重排检测对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基因序列分析技术(DNA测序):建立并开展对于靶向治疗相关的靶基因突变检测,以筛选适合于用药的患者并预测患者预后。包括在胃肠间质瘤中检测C-Kit、PDGFRA基因的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中检测K-RAS基因突变。
3. 临床细胞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是我科的另一专业发展方向。我们培养了专业的细胞病理学医师(分别为病理学硕士和细胞学博士)。自2002年在华南地区率先引进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技术以来,细胞学的工作量有了迅猛的提高,到2008年达4.3万余例。我们将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及积液沉淀物包埋石蜡切片技术也常规地应用于细胞病理学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于2004年相继举办了2期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临床脱落细胞学-TCT技术及TBS诊断系统》学习班和1期高级细胞病理医师培训班,还为省内外医疗单位培养了100多名细胞学医师。
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带来了临床诊断病理学的革命性进步,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类分型、以及预后和预测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肿瘤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时代,在乳腺癌、淋巴瘤、肺癌、胃肠间质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分子靶点的检测中,免疫组化检测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我科自2002年起即开始了免疫组化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免疫组化的质量控制从标本固定开始,到最后医生的判读,涉及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与检查。我们自2003年以来相继引进了两台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仪,并于2004年相继参加了北欧免疫组化质控(Nordi QC)以及由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和中华病理学会组织的免疫组化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均获得优秀证书。2007年我科举办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诊断免疫组化-肿瘤诊断的应用和实验标准化》学习班。并为省内外培养近50名进修医师或技术人员。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