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医生姓名:
*
医生性别:
男
女
*
所在医院:
*
所属科室:
*
临床职称:
--请选择--
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其他
教学职务:
--请选择--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未知
行政职务:
--请选择--
副主任
主任
副科长
科长
副院长
院长
其他
校长
副校长
*
擅长疾病:
*
医生简介:
于孟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1941年6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0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八年制),1968年毕业,1978年作为研究生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1981年取得风湿免疫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78年开始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诊治了各种风湿免疫病人,尤其是大量的疑难重症患者,积累了本领域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科研方向为关节(滑膜,滑液…)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及相关的免疫机理,非常熟悉关节穿刺、关节镜技术等专门操作,擅长滑液常规与特殊检查及滑膜的形态学与病理学观察,在全面掌握所有风湿免疫病的基础上,精通以各种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尤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 1982-1996年对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皮肤、肌肉病理及免疫病理进行研究。1987-1997年的10年间,主要以关节滑膜和滑液为对象,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及免疫病理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课题“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曾获北京协和医院1992年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4年主持了课题“人体外培养滑膜中细胞因子及抗类风湿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1997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题目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98-2000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码自身抗原RA36KD蛋白cDNA克隆及在类风湿发病研究中的应用”,开始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现已取得初步成果,成功制备了RA36单克隆抗体并纯化了RA36抗原,克隆了hnRNPA 2/B1基因,并表达与纯化了hnRNPA 2重组蛋白。这些深入的科研工作对类风湿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前景。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2006 年出色地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科研工作,课题是“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检测芯片”,并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科研及普及工作。 在医疗教学工作中,除完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生、研究生、进修医生及院外特邀的多次讲课外,先后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现已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翻译了医学名著《康氏现代治疗学》“运动系统”一章。1999年主编了《现代风湿性疾病诊疗手册》,2000年主编了《风湿科主治医生376问》,2001年主编了《现代风湿免疫性疾病影像学表现幻灯册》,2002年主编了《现代风湿免疫性疾病滑膜、滑液、组织病理、自身抗体幻灯册》,2003年主编了《现代风湿性疾病•图谱》,2006年主编了《风湿科主治医生705问》,对风湿性疾病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7年留学日本,研修关节镜技术及滑膜细胞的培养;1991年留学澳大利亚,研究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抗类风湿药物的作用机理;多次出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使自己的医、教、研工作与国际接轨。 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北京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编委,《中华临床杂志》编委。
*
出诊信息: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晚上
说明:
在需要修改的单元格上单击门诊类型,即可逐一修改。
修改原因:
门诊类型:
--请选择门诊类型--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挂 号 费:
确定
取消门诊
选择医院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
香港
澳门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
该地区下的医院不存在,请先添加医院
添加医院
医院所属科室不存在,请先添加科室
添加科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