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男,副主任医师,博士后,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从事麻醉与复苏专业14年,四川省疼痛专委会委员,擅长临床麻醉与镇痛,主要研究方向为严重创伤早期应激反应紊乱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创伤后应激反应是宿主对创伤刺激的保护和防御反应,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同时激活免疫和凝血等系统,通过机体代谢和器官功能的复杂变化,以提高对创伤的适应和防御能力。目前认为,适度的应激对机体有益,但过久过强的刺激可以引起明显的应激反应紊乱,包括应激反应过度或应激反应低下,造成对机体的损伤效应。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反应紊乱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继发性全身损害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性始动因素,而早期全身性损害又是引起创伤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严重的应激反应实施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人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通过参与国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以及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核受体辅调节蛋白与创伤应激调控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初步探讨了氯胺酮对严重创伤早期应激反应紊乱的干预及分子机制,发现氯胺酮可抑制严重创伤早期SIRS的发生发展。目前,在如何有效控制严重创伤早期有害的应激反应,阻断SIRS和MODS的发生发展,临床上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欢迎对该领域研究感兴趣的朋友,让我们携手为解决严重创伤的早期救治做出自己的贡献。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