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医生姓名:
*
医生性别:
男
女
*
所在医院:
*
所属科室:
*
临床职称:
--请选择--
医师
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其他
教学职务:
--请选择--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未知
行政职务:
--请选择--
副主任
主任
副科长
科长
副院长
院长
其他
校长
副校长
*
擅长疾病:
*
医生简介:
职称、职务: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主任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主任 主攻方向: 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联系电话: 020-87343272; Fax):020-87343270, E-mail:mit@caca.sina.net 通讯地址: 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中心 邮 编:510060 【学术兼职】 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与介入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放射学会常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肿瘤学杂志》编委、《癌症》杂志常务编委、《介入放射学杂志》常务编委。 【个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与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及临床试验中心进行学术交流。1999-2000年在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及Iowa University任访问学者学习交流肿瘤影像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先后多次应邀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2005年起聘为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具有扎实的医学临床及影像学、肿瘤微创介入诊疗的基础。能熟练综合应用多种微创介入技术进行肿瘤治疗。首先将根治性微创介入肿瘤治疗及微创介入肿瘤淋巴结清扫术的概念引进并应用到肿瘤综合治疗领域,将根治性肿瘤治疗的概念引申为肿瘤局部的灭活,肿瘤所在器官水平及区域范围的灭活和全身水平癌细胞的灭活。提出并推动肿瘤治疗新模式即影像导引下的微创或无创治疗联合生物、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的个体化、人性化、理性化、建设性的肿瘤治疗模式,在有效地治疗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提出并推动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模式转变即TACE序贯联合消融治疗和生物基因治疗,明显提高了肝癌的疗效,减少了肝功能损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乳腺癌无创与微创及综合治疗的发起人之一,积极推动乳腺癌的个体化、人性化、理性化建设性治疗模式。开展多种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如肿瘤的栓塞化疗、血管瘤栓塞;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置入治疗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四肢肿瘤;子宫肌瘤的微创介入治疗;支架安装治疗静、动脉及管腔梗阻、狭窄;导向活检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介入导向生物基因治疗、动脉时辰化疗,并将肿瘤的抗血管治疗(栓塞化疗)与抗新生血管治疗方法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6部: ①《肝癌微创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学》,②《肿瘤介入诊疗学》,③《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④《螺旋CT诊断学》,⑤《MRI.临床医师必读》,⑥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参与编写专著6部:《肿瘤学研究生统编教材》、《临床肿瘤学》、《鼻咽癌研究》等。
*
出诊信息: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下午
晚上
说明:
在需要修改的单元格上单击门诊类型,即可逐一修改。
修改原因:
门诊类型:
--请选择门诊类型--
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
夜间门诊
挂 号 费:
确定
取消门诊
选择医院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
香港
澳门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
该地区下的医院不存在,请先添加医院
添加医院
医院所属科室不存在,请先添加科室
添加科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