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歪斜多因烧伤后瘢痕挛缩牵拉口角移位所致,也可因外伤或坏疽性口炎后遗症所造成,单侧面神经瘫痪晚期除口角歪斜还伴有口角下垂,均应做口角成形术。
因烧伤后瘢痕挛缩牵拉口角移位所致,也可因外伤或坏疽性口炎后遗症所造成。病因不明。口腔卫生不良、吸烟、应激、精神压力、营养不良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能为诱发因素。以及冷刺激、大量饮酒等原因造成的可能,以及疲劳、颅神经损伤等因素导致的可能性。
根据口角下垂的临床特点来诊断。
实验室检查:依据可能的病因选择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起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Melkersson-Rosenthal 综合征:从病因学角度出发必须除外某些炎症,如结核、结节病等。为此应做有关化验,通常要做结核菌素试验、Kveim 反应、血清丙球蛋白测定。
Lyme 病血沉可增快;血清GOT、 GPT 及LDH 增高。
急性期可从血液、脑脊液、关节液和皮肤病灶中查到病原螺旋体。脑脊液初期检查正常,几周至几个月后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蛋白可略增高。
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抗BB 抗体阳性,对诊断有重要意义。IgM 和IgG 滴度1∶64 以上为阳性,本病患者IgG 和IgM 效价发病3~6 周测定,90%的患者>1∶128,早期以IgM 增高为主,后期以IgG 升高为主,其效价高可维持几年。
其他辅助检查:以下检查项目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1.CT、MRI 检查。 2.颅底摄片。 3.脑电图、眼底检查。 4.耳鼻喉科检查。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
二靠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
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应该与其他口角歪斜进行鉴别。根据口角下垂的临床特点来诊断。
通过可利用的局部组织瓣转移,使错位的组织复位,矫正歪斜畸形。
可以考虑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
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