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此两种神经兴奋时,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小儿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
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生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麽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
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
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1、生理性流涎
(1)食物刺激小儿生后4-6个月,多数以母乳为主要食物。这一时期的小儿口中没有牙齿,舌短而宽,两颊有较厚的脂肪层,面部肌肉发育良好,颌骨的粘膜增厚凸起,这些结构特点都对吃奶时捉住乳头和协调吸吮动作十分有利,此时唾液腺的功用不大,唾液分泌量少。4-6个月后,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开始添加辅食,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较强,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唾液明显增多。
(2)乳牙萌生乳齿萌生时,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随着乳牙的萌出,唾液的分泌量会逐渐转为正常,同时牙突也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涎自然止。
2、病理性流涎
(1)母乳喂养时间过长有些母亲错误地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将母乳喂养延长至1岁以后,甚至在断奶以后再添加辅食。这种做法不利于小儿脾胃的正常发育,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脾胃虚弱,失于调摄,故而流涎,且常伴有消化不良。
(2)腮腺机械性损伤有些孩子的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小儿,从而出现流涎。
(3)口腔炎症很多口腔炎症,如卡他性口炎、细菌感染性口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等,均可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而导致流涎,此时流出的唾液多为黄色或血色,气味臭秽,常伴发热、烦躁不安、拒食等症状。
唾液及汗液减少是急性全自主神经失调症的临床表现。急性全自主神经失调症多见于儿童和成年,表现为广泛自主神经完全或不全麻痹症状,如视力模糊,瞳孔对光及调节反应异常,瞳孔不等大,泪液、唾液及汗液分泌减少或消失,以及尿潴留、阳痿、胃肠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腹胀或腹泻)及体温调节异常等。
唾液腺肿大:唾液腺黏液囊肿,广义的川流黏液囊肿包括小川流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是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腮腺囊肿分潴留性和先天性两大类,前者很少见。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唾液腺肿大症或唾液退行性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
在中医看来,小儿流涎的原因有脾气虚寒、脾经蕴热两种情况。
一、脾气虚寒:这种原因流涎,口水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质胖嫩,舌苔薄白。病机为脾阳不足,胃腑虚冷,脾寒则涎无约制而外溢。治疗当用温补脾阳之法,可服温脾散或六君子汤加木香。
二、脾经蕴热:这种原因造成的流涎,口水较稠,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舌红,苔薄黄。其病机或由素体阳盛,或由食积化火,致使脾经积热,而廉泉不能约制而成。故治疗应用清泻脾热之法,可服用泻脾散。
当然,有些小儿症状不太典型,也缺乏全身症状的参考依据,对这样的病例,可以用益智仁、乌药各100克,石榴皮50克,酒煮山药150克,捣烂为丸,每日用4次,用淡盐水冲服。加外,也可在每晚临睡前用热水一盆,加入白矾10克,溶化后浸洗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