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该反射1岁后消失。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
婴幼儿时期的反射反应是因为婴儿的脑部为适应身体所受到的刺激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婴儿若无反射反应,或是反射反应出现或消失的时间点不对,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妈妈在孕前或孕期有服用不当药物、毒品等原因 。
2 、脑性麻痹患者 、以及炎症、发育异常造成的影响。
吸吮反射:
1、出现时间:0-3个月。
2、特征: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
3、临床表现:轻划或轻叩唇部,立即出现口轮匝肌收缩,上下唇噘起,引起“吸吮”动作。正常人无此反射。
吸吮反射是判断新生儿脑部是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两种最原始的反射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却没有出现,婴儿将会在进食、维生等方面发生困难,因此可能要怀疑婴儿是否有缺氧、缺血或是脑病变等脑部损伤的现象。不过,必须经过详细检查、评估之后才能做出诊断,并非婴儿未出现某种反射反应,就绝对表示婴儿是罹患某种疾病或是发展异常。
(一)额叶病变:肿瘤的生长速度和发展的方向不同,出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如向双侧扣带回前部侵犯出现缄默症、植物神经紊乱、一侧或双侧下肢瘫痪及左手失用,用时出现意识障碍。侵犯运动前区病变对侧出现强握反射阳性、吸吮反射阳性,或Hoffmam征与Babinski征阳性,出现额性共济失调或精神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有额极病变的可能。
(二)假性球麻痹:临床主要表现构音困难,暴发性语言。唇音、喉音含混不清,发音单调、低哑、粗钝。进食困难,不能将食向咽部推动。软腭和咽肌麻痹出现反呛现象。软腭反消失,咽反射存在,是假性球麻痹的重要体征,早期更有诊断意义。假性球麻痹是上运动神经元麻痹,所以除了生理性脑干反射活跃或亢进以外,还出现一些病理性反射,叫做病理脑干反射可有吸吮反射、掌颏反射、仰头反射、下颌反射,这些反射可在没有明显的锥体束或大脑病征时引出,因而早期诊断有价值。
(三)阿尔采末氏病:30岁以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起病隐袭,以遗忘为最早期、最突出的症状,近记忆力丧失更为突出。进行性智能减退、反应迟钝、判断力和理解力下降,重复语言和无意义的重复动作。行为不当、兴奋、夸大、欣快和工作能力减退。后期还可出现意识模糊,面无表情,很少眨眼,常有伸舌、吸吮和舐舌反射。半屈曲姿势,动作慢,最终严重痴呆,卧床不起,头颅CT可见脑萎缩和脑室扩大。
除了观察婴儿发展里程碑外,追踪也是非常重要的,妈妈如果觉得婴儿可能有发展异常的情况,都应让专科医生确认、诊断、治疗,并且持续追踪。有些反射反应可能只是较晚出现,也有可能是操作过程不够正确,众多的原因都有可能影响婴儿反射反应的结果。因此,反射反应之结果可成为观察婴儿原始反应是否有正常显现,但并非如此绝对地便能够判断婴儿是否为发展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