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仰趾外翻足是一种常见的姿势性足畸形,以全足背伸和外翻为特征。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1∶0.6。孩子出现仰趾外翻的情况,这可能是母亲第一胎生产的时候比较紧张,收缩力很大,就造成了孩子的生产所造成的伤害。
本病多见第一胎婴儿,可能与初产妇的子宫小而张力高,腹部肌肉也较紧张有关。上述情形易使胎儿在妊娠晚期受到机械性压迫,从而引起足的姿势异常。可发现患足背伸和外翻畸形。严重者足背可与胫骨前方皮肤相接触。辅助检查常无特殊性表现。如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既无跗骨间关节半脱位,也没有初级跗骨骨化中心发育不良。
患儿出生后即可发现患足背伸和外翻畸形。严重者足背可与胫骨前方皮肤相接触。同时因足背侧和外侧软组织张力增加,使足的跖屈和内翻活动受限。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的严重足背伸畸形。孩子出现仰趾外翻的情况,这可能是母亲第一胎生产的时候比较紧张,收缩力很大,就造成了孩子的生产所造成的伤害。
临床认为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的诊断过程中须同下述疾病鉴别: 一、麻痹性仰趾外翻足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或趾长屈肌肌力减弱。X线检查可发现腰3、4以下椎板裂。 二、先天性垂直距骨是距舟关节脱位引起凸形外翻足。因距骨头向足跖侧移位,可在足底触及骨性隆起。X线侧位片可发现距骨呈垂直状态,距骨的中轴线位于骰骨的后侧和跖侧。
本病容易诊断,但有时需与神经管闭合不全所致的麻痹性仰趾外翻足、先天性垂直距骨相鉴别。
(1)麻痹性仰趾外翻足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或趾长屈肌肌力减弱。X线检查可发现腰3、4以下椎板裂。
(2)先天性垂直距骨是距舟关节脱位引起凸形外翻足。因距骨头向足跖侧移位,可在足底触及骨性隆起。X线侧位片可发现距骨呈垂直状态,距骨的中轴线位于骰骨的后侧和跖侧。
患儿出生后即可发现患足背伸和外翻畸形。严重者足背可与胫骨前方皮肤相接触(图1)。同时因足背侧和外侧软组织张力增加,使足的跖屈和内翻活动受限。
图1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的严重足背伸畸形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临床认为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的诊断过程中须同下述疾病鉴别:
一、麻痹性仰趾外翻足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或趾长屈肌肌力减弱。X线检查可发现腰3、4以下椎板裂。
二、先天性垂直距骨是距舟关节脱位引起凸形外翻足。因距骨头向足跖侧移位,可在足底触及骨性隆起。X线侧位片可发现距骨呈垂直状态,距骨的中轴线位于骰骨的后侧和跖侧。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的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尚未得到推广,临床上一般采用下述方法治疗先天性仰趾外翻足 一、轻者即患足能被动跖屈、内翻超过中立位,则不需治疗,通常在3~6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正常。 二、对比较严重的畸形,应该采取手法整复,进行被动跖屈、内翻活动,牵伸足背侧、跖侧软组织。每日分3~4次,每次完成30个动作。每牵伸一次应维持10秒钟左右。一般坚持2~3个月可使畸形消失。如果手法整复仍不满意者,应用矫形石膏或Denis-Brown夹板,将患足固定于跖屈、内翻的位置,大约4~6周可使畸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