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顿超过20秒或不足20秒但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组的异常呼吸现象。按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呼吸暂停又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及混合性三种类型。约25%的早产儿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
1,上呼吸道狭窄或者堵塞上呼吸道的任何解剖部位的狭窄或者堵塞,都可以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从解剖学方面来看,喉上方有3个地方容易发生狭窄和阻塞,即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以及舌根部。临床所见,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腔肿瘤,腺样体肥大,鼻咽部闭锁或者狭窄,鼻咽肿瘤,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咽肌瘫痪,舌体肥大,颌骨畸形,喉咙软骨软化等等情况,可以引起打鼾。
2,肥胖肥胖者舌体肥厚,软腭,悬雍垂和咽壁有过多的脂肪沉积,容易导致气道堵塞。肥胖者肺的体积明显的减小,从而产生肥胖性肺换气不足综合症。
3,内分泌紊乱如肢端肥大引起舌体增大等等情况。
4,老年期组织松弛,肌肉张力减退,导致咽喉壁松弛,塌陷,引起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出现气促,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突然停止。长期的缺氧又会导致心力衰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心律紊乱,心脏停止。心律失常是睡眠中瘁死的主要原因。缺氧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夜间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是打鼾,一般来说鼾声越响标志着气道狭窄越明显,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鼾声不同于普通的打鼾者。这类患者的鼾声响亮而不规律,时断时续,声音忽高忽低;病情严重者无论是侧卧位还是仰卧位,甚至在开会、坐车时都会鼾声大作。此外,患者在夜间发生频繁的呼吸暂停的同时,还会伴有睡眠动作异常、失眠、多梦、噩梦、多尿、遗尿等。在白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为嗜睡,即白天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不可抑制地打瞌睡,甚至在开会、看书、听课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梦乡,病情严重者在与别人谈话时都会不自觉地酣然入睡。由于这类病人睡眠质量太差,因此约有2/3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睡眠过多,有的人的睡眠时间常常可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整天昏睡不醒。患者还会自觉疲劳,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激动易怒。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指没有胸腹呼吸运动时上气道无气流通过的时间大于10s。CSAS较少见,可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并存。可发生于任何睡眠时相,但明显的异常仅见于慢相睡眠(NREM,又称正相睡眠和慢波睡眠)时。CSAS可单独存在或与脑干外伤、肿瘤、梗死及感染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存。也有病例报告CSAS与脊髓灰质炎和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神经肌肉病变有关。清醒时可保持适当的通气功能,但睡眠时则表现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出现中枢性(或阻塞性)呼吸暂停。口、鼻无气流通过≥10s,同时无呼吸运动。
睡眠呼吸暂停:指睡眠期间呼吸暂时停止。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睡眠呼吸暂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
叹息样呼吸:表现为在一般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1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的呼吸,患者多自述胸闷,呼吸困难,但并无引起呼吸困难的客观指标,常见于儿童。
潮式呼吸:既有呼吸节律变化,又有呼吸幅度变化。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每个潮式呼吸周期可长达30s~2min,呼吸暂停可持续5~30s。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首选方法是无创性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它的原理是,由于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的关键是上气道阻塞,因此通过给上气道的局部施加一个适当的压力,就可以防止其塌陷,此外通过高速气流对上气道内一些局部反射的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肌肉扩张气道的能力。临床实践证明,使用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可以消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夜间呼吸紊乱,改善其睡眠结构,从而对因睡眠呼吸暂停而引起的机体损害及出现的并发症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气道正压通气的最大好处在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使用,并且只在夜间睡眠时使用,不影响白天的工作与学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的严重疾患,虽然现在有可供选择的多种治疗方法,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的正确诊断是预防和减少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