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期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震颤的发生机制与杂间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发现震颤后应首先确定部位及来源(瓣膜、大血管或间隔缺损),其次确定其处于心动周期中的时相(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最后分析其临床意义。
收缩期震颤病因 :1.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的收缩期震颤,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2.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的收缩期震颤,常见于肺动脉瓣狭窄。3. 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收缩期震颤,常见室间隔缺损4. 心尖区的收缩期震颤,常见于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病 史
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首次发现震颤的年龄及有无伴随症状等,早年出现的心悸气急发热等症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狭窄多为风湿性。患者一般发病年龄在20-40岁左右,可有不规则发热及关节炎病史。若老年人发现震颤,既往无明确的心脏病史则应考虑为主动脉瓣钙化所致的狭窄。
二体格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有发育不良身材短小发组特状指等表现。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可有关节红肿变形。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有水冲脉杂音。毛细血管搏动等周围血管征所有疾病均可在相应部位听到病理性杂音。
收缩期震颤鉴别诊断:
收缩期杂音是临床最常见的杂音,可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以功能性多见,是心脏杂音中的一种。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处,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的异常声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在左心室收缩期,血液自左室返流至左房并产生杂音,并向所产生的收缩期杂音则向左腋下传导.任何可以增加收缩期左室和左房之间压力阶差的因素都可以使以杂音增强.吸气时,胸腔内压力下降(小于大气压),右心室泵入肺循环的血量增少,左心室充盈量也会减少,同时受胸腔压力影响,在收缩期左室左房间压力阶差相对会下降,反流血量相对减少,杂音会减弱.呼气时,胸腔压力升高(大于大气压),右心室泵入肺循环的血量增多,左心室充盈量也会增多,同时受胸腔压力影响,在收缩期左室左房间压力阶差相对会升高,反流血量相对增多,杂音会增强.
(一)代偿期治疗:
1保持和改善心脏功能,避免心脏负担过重,但要动静结合;注意预防并发症;饮食宜清淡。2?防治链球菌感染和风湿活动。
(二)失代偿期治疗:积极治疗心功能不全,及时发现风湿活动和并发症,并给予治疗。
心脉瘀阻:头晕乏力,心悸怔忡,咳嗽咯血,或见心痛,丙颧紫红,唇甲舌质青紫,脉细数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血两亏:心悸气促,烦躁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胖嫩,脉细数。治法:益气养血。方药:归脾汤加减。3?心肾阳虚:心悸,浮肿,咳嗽喘急,面色晦暗,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结代或沉细而数。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