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指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功能,断续出现慢而极微弱且不完整的“收缩”情况,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每分钟20~30次以下。此时心肌无收缩排血功能,心脏听诊时听不到心音,周围动脉扪不到搏动。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停搏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室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约占全部冠心病的20%,死亡率高。
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使人感到胸闷、发慌。其造成的原因很多,如先天的、(或者遗传造成)。还有心情不好,郁闷、烦躁、思虑过度,以及休息的不好等原因造成。由于心脏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使心房或整个心脏停止活动,心电图表现为一段较长时间内无P波及QRS波,其长间期与正常窦性的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长间期后可见交界区或室性逸搏性心律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依次为:
①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②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心脏骤停5~10秒,患者产生晕厥,停搏15~20秒,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性抽搐,患者即昏迷;
③呼吸断续,叹息样,随后停止,多在停搏后20~30秒;
④心脏停搏患者出现昏迷,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秒;
⑤心脏停搏患者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1~2分钟后瞳孔固定,随之各种深浅反射消失。
心室静止与心脏停搏(或称全心停搏)需鉴别,有下列不同。
1.心室静止发生在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基础上,而心脏停搏是发生在各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各种疾病的临终期、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跳骤停、心室静止等。
2.心室静止在心电图上有房性P波(P波、P′波、F波或f波)而无房室交接区和室性QRS波,心脏停搏心电图上为持续2.7s以上的等电线(一条直线)。
3.心室静止有心房收缩而无心室收缩,心脏停搏则心房、心室均无收缩。但心室静止与心脏停搏两者的共同点是心室均无电活动(无任何QRS波),也无心室机械性的收缩,均导致血液循环的终止,因此将两者相提并论。它们是停搏中最严重的两种,有人主张将两者统称为心脏停搏。
第一,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第三,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第四,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第五,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第六,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第七,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老人要定期体检,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第八,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