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血流缓慢,易致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以及损伤心、脑、肾等多脏器,部分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远期预后。
病因可分为主动型及被动型两大类。
1.主动型:包括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母亲有先兆子痫、严重心脏病、吸烟及产前用药(如心得安)等。其他导致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或活力增加的情况亦可发病,如母亲有妊娠糖尿病,患儿为先天愚型、13或18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毒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过长及Beckwith综合征等。
2.被动型:发生于胎儿接受红细胞输注者,正常足月儿最常见的原因是脐带结扎延迟。
出生12h后,检查静脉血血红蛋白、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三项指标。
1) 静脉血血红蛋白(Hb)≥220g/L
2) 红细胞(RBC)>7.0×1012/L
3) 血细胞比容(HCT)>0.65或2次周围毛细血管血血细胞比容(HCT)>0.70(离心速度应3500转/min,并持续30min,可免假阳性发生)。
上述3项指标不完全一致时,最主要的指标是血细胞比容(HCT),其次是血红蛋白(Hb),只要血细胞比容(HCT)与血红蛋白(Hb)符合,即可确诊,仅血红蛋白(Hb)符合者,应短期内复查。
双胎输血,首先娩出者多为受血者,常发生本症,而胎儿的血红蛋白差异大于50g/L时,可确诊。
除此之外,还可做超声心动图、X线、脑CT扫描、心电图检查等附加检查帮助确诊。
大部分学者认为静脉血红细胞压积≥0.65(65%),粘度>18cps,11.5sec。1可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明确的患者,应与脑内出血症相鉴别;
(2)同血液黏滞度增加至微血栓形成,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引发出血的患者,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3)肺动脉高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鉴别。外观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可助鉴别。
无症状者是否治疗仍有争议,应个别对待。对有症状的本病患儿给予部分换血治疗是无争议的,而无症状患儿当其血细胞比容在0.65~0.70,应密切观察;如超过0.70,大部分临床医师即给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前已述及婴儿在出生后最初2~12h血细胞比容上升,故在决定部分换血治疗时要考虑患儿生后的日龄。
1.症状治疗 低血糖症与红细胞增多症症关系密切,应测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者应光疗。其他治疗包括保暖、吸氧、输液等处理。
2.部分换血疗法 应注意①静脉血血细胞比容值;②确定患儿是否真的无症状;③婴儿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