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中毒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条件下,长期反复进入机体所引起的机体在生理、生化及病理学方面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的中毒状态或疾病状态。
多次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食物,药物,毒物,虫兽伤等。一、可能暴露职业:
主要来自钢铁制造、焊接、采矿及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另外有机锰也用作有机铅的代用品,作为燃料抗震剂。 主要是引起神经及精神上的异常分为三个阶段
A.初期---认知障碍及情绪困扰,包括有食欲不振、肌痛、神经质、躁动、无法控制暴力行为、失眠、性欲降低。
B.中期---无法控制的哭笑、说话障碍、视幻觉、行动笨拙、意识皆乱。
C.后期---行走困难、僵硬、无法说话、抖动、类似巴金森症"
慢性中毒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可产生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内损伤、白细胞减少等。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或者并未表现出相应的中毒症状。中枢神经:脑病变、精神智能障碍、神经行为异常(血铅浓度30ug/dl以上),影响孩童发育、发展及智商(血铅浓度5 ug/dl以上)。 周边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缓,血铅浓度大于30ug/dl尺神经传导即受影响。 血液:贫血、溶血、抑制ALAD(血铅浓度10ug/dl以上)及FEP(15ug/dl)。尿中ALA上升(血铅浓度30ug/dl以上)及红血球Basophilic stippling。 肾脏: 高血压、痛风,及慢性肾衰竭。
潜在中毒的鉴别诊断:
1、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功能障碍,称之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情急骤,变化迅速,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2、慢性中毒:在某些人的生物材料中,毒物的含量虽然超过正常值,但未出现形态和功能异常,这种状态可称为毒物的吸收状态,不能诊断为慢性中毒。
3、药物中毒:用药剂量超过极量而引起的中毒。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均可引起药物中毒。常见的致中毒药物有西药?中药和农药。
慢性中毒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可产生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内损伤、白细胞减少等。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或者并未表现出相应的中毒症状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提高警惕。可能产生不良作用之人口、可能发生的机率以及发生的严重性,再由此来采取行动。由此可知,健康的风险,必须就物质对人体的毒性、暴露方式、暴露量来决定。应当冷静的以科学方法估计其风险率,采取预防的相应措施,而不是以恐惧的情绪来左右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