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症状名称: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所属科室: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病内科
血液内科
感染内科
老年病内科
风湿免疫内科
透析科
变态反应科
癫痫科
甲亢科
面瘫科
糖尿病
--请选择--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干部诊疗科
特色医疗科
全科
特诊科
护理咨询
急诊科
结核病科
地方病科
医疗美容科
预防保健科
运动医学科
职业病科
中西医结合科
重症监护室
碎石中心
烧伤科
生殖医学中心
男科
体检科
药剂科
行政科室
其他
--请选择--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病内科
血液内科
感染内科
老年病内科
风湿免疫内科
透析科
变态反应科
癫痫科
甲亢科
面瘫科
糖尿病
--请选择--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干部诊疗科
特色医疗科
全科
特诊科
护理咨询
急诊科
结核病科
地方病科
医疗美容科
预防保健科
运动医学科
职业病科
中西医结合科
重症监护室
碎石中心
烧伤科
生殖医学中心
男科
体检科
药剂科
行政科室
其他
--请选择--
*
症状介绍:
<p>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dehydration)又称继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p>
症状原因:
<p> 继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280mOsm/L。失液后只补水分或滴注葡萄糖液,未补充钠。肾性和非肾性的丢失钠,伴有水分的丢失但少于钠的丢失。</p>
症状检查:
<p> 失钠多于失水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下降。正常的血清钠浓度135mmol/L-145mmol/L.</p><p> 低渗性脱水主要是以细胞外液明显减少为主,同时致血容量降低和周围循环衰竭,往往有静脉塌陷、动脉血压降低、脉搏细速。</p><p> 若低渗性脱水是经肾失钠,则病人尿钠含量增多(>20mmo1/L);若是由肾外原因引起,则因低血容量时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RAA系统和血钠浓度降低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使ADS分泌增多,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结果尿钠含量减少(<10mmo1/L)。</p><p> 由于细胞外液减少,血浆容量也就减少,使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间液进入血管补充血容量,结果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故病人皮肤弹性丧失、眼窝及婴儿囟门凹陷,出现明显的脱水貌。</p>
症状鉴别:
<p></p><p>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dehydration),又称原发性脱水或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p><p>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又称混合性脱水或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减少。其特征是水与钠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I,血浆渗透压280~310mOsm/L。</p> <p> </p><p> 失钠多于失水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下降。正常的血清钠浓度135mmol/L-145mmol/L.</p><p> 低渗性脱水主要是以细胞外液明显减少为主,同时致血容量降低和周围循环衰竭,往往有静脉塌陷、动脉血压降低、脉搏细速。</p><p> 若低渗性脱水是经肾失钠,则病人尿钠含量增多(>20mmo1/L);若是由肾外原因引起,则因低血容量时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RAA系统和血钠浓度降低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使ADS分泌增多,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结果尿钠含量减少(<10mmo1/L)。</p><p> 由于细胞外液减少,血浆容量也就减少,使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间液进入血管补充血容量,结果组织间液减少更为明显,故病人皮肤弹性丧失、眼窝及婴儿囟门凹陷,出现明显的脱水貌。</p>
症状预防:
<p>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去除病因。一般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及时补足血容量,严重者可输高渗氯化钠溶液(3~5%),后补5%或10%葡萄糖溶液。如已发生休克,应及时积极抢救。定期检查还是有必要的,如血清钠等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措施。</p>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