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损害系发生于口腔、舌外阴和肛门部膜及眼结合膜等部位的损害,可与皮肤疾患及全身疾患伴发或独立存在,口腔部膜疾病范围广泛,实际上已涉及到口腔科、皮肤性病科、耳鼻喉科、内科等多种学科。本节从皮肤科角度概括阐述和鉴别口腔效膜疾病。外阴部既是性传播疾患的常见好发部位,也是一些皮肤病的易发处,随着性传播疾病的不断增加外阴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一)感染性疾病
硬下措软下癌腹股沟肉芽肿、生殖器抱疹、念珠菌性龟头炎、阿米巴龟头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病、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尖锐湿疣、鹅口疮、淋菌性口炎、口角炎、口腔皮肤结核病、瘦疹性咽峡炎、口腔单纯性痢疹。放线菌病、麻风荡膜损害、坏疽性龟头炎、艾滋病舌部毛状或膜白斑。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
接触性唇炎、固定性药疹、神经血管性水月中。
(三)物理性疾病
光化性唇炎。
(四)先天性疾病
度脂腺异位症。
(五)肿瘤
口腔颗粒细胞瘤、鲍文病、增殖性红斑浮房外paget病、血管瘤、淋巴管瘤、恶性黑色素瘤、前庭大腺囊肿、前庭大腺癌、平滑肌瘤、阴茎鳞癌。
(六)营养障碍性疾病
核黄素缺乏病、坏血病、烟酸缺乏病、维生素A缺乏病、肠病性肢端皮炎。
(七)病因不明的疾病
急性女阴溃疡、阴茎珍珠样丘疹病、女阴假性湿疣、糜烂性龟头炎、浆细胞性龟头炎、女阴白斑、硬萎、剥脱性唇炎、腺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复发性口疮。
(八)综合征
Reiter口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自塞综合征、面肿阴囊舌综合征。
(九)皮肤病和全身疾病有利膜表现的疾病
光泽苔薛、扁平苔薛、疥疮、多形性红斑、药疹、红斑狼疮、天疱疮。
部膜及外生殖器疾病发病机理因病因复杂,症状又多种多样,很难统一叙述,本节在鉴别诊断中对具体每一个疾病阐述一些发病机理内容,并请参考病因分类。
(一)病史
黏膜疾病病因较复杂,表现也多种多样,深入了解病史有助于诊断,病史包括患者年龄、职业、性别、性接触史、全身疾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
黏膜损害并非一个症状,是在一定发病部位的多种症状或体征,可以按发病部位来考虑疾病诊断,每个发病部位都有一组常见疾病,再结合损害性质确定诊断。另外新膜部位不如皮肤直观,应注意充分暴露病损,光线要充足,特别是口腔外阴及阴道内,还应注意其他部位有无皮损。
(三)实验室检查
黏膜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有多种,要结合病因考虑,如感染性疾病可借助细菌学检查,病毒性疾病可进行病毒培养鉴定,组织病理可为肿瘤提供诊断依据,性传播疾病也有多方面检查,如梅毒血清学试验,PCR检查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真菌学检查有助于真菌性疾病的诊断。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黏膜出现出血点 黏膜出现出血点是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2.皮肤黏膜紫斑 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也称之肌衄。
3.皮肤黏膜苍白 常见于贫血,和大失血之后,表示血容量不足,血红蛋白减少所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另外,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针灸可能通过下丘脑和某些胃肠激素及神经肽的影响。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素。药离子导入疗法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直流电将中药离子经皮肤或黏膜引入病变部位从而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既能发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优势,起到祛除病邪,恢复抗病能力的双向调节作用,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处的药物浓度,有利于促进药物经皮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