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症状 > 肝功能受损
症状首页 症状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疾病 相关药品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儿科 其他科室 心血管内科 儿科综合 急诊科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Kawasaki syndrome),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1967年日本的川崎博士总结了1961~1967年50例有持续性发热、皮疹、淋巴结炎等特征性表现的病例后,将本病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而首先报道。此后,随即发现川崎病并非是一种良性...[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绝大多数病人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病人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详细]
脾-肝综合征(Splenic-Liver Syndrome)是指具有脾大、贫血、肝硬化的一组病征,也称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脾性贫血、充血性脾大综合征、慢性充血性脾肿大、肝脾纤维化、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1883年首年由Banti描述,故又称Banti综合征。当时认为脾脏是疾病的原发部位,...[详细]
腰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急性肾衰竭(ARF)是指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导致各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肾功能下降可发生在原来无肾脏病的患者,也可发生在原以稳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突然肾功能急剧恶化。《内经》云:“肾气虚则厥”。“肾厥”是指肾气衰竭,阴阳不化,气闭不通,...[详细]
腰部 所属科室:内科 肾病内科
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mecrosis,ATN)是急肾衰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5%~80%。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缺血及/或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详细]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病灶。临床上主要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大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可侵入肝脏,如病人抵抗力弱,就可能发生肝脓肿。本病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1。近年来本病的性别差异已不明显,这与女性胆道疾病...[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消化内科
小肠外瘘是指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肠瘘,以往多因为腹部创伤引起。近年来由于腹部手术范围的扩大、病情的复杂、手术难度的增加以及围术期的放疗、化疗等应用,小肠瘘70%~90%系医源性的,即手术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病死率为50%~60%,以后治愈率逐步提高,迄今各治疗中心的治愈率已达 80%~90...[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儿科综合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现通称贾第虫病(giardiasis),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ila)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的原虫性疾患。临床上以腹泻、腹痛及腹胀等为主要表现,并可引起胆囊炎、胆管炎及肝脏损害。本病除地方性流行外,还可导致水源性暴发性流行。在旅游者中感染也很常见。[详细]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血色病(hemochromatosis,HC)又叫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C,HH),属于常见的慢性铁负荷过多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肠道铁吸收的不适当增加,导致过多的铁储存于肝脏、心脏和胰腺等实质性细胞中,导致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和弥漫性纤...[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消化内科 肝胆外科
药物性肝病(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详细]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