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标准:
(1)肠胃湿热:
证候: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脘腹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色臭,舌苔黄腻,脉儒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肠胃湿热,多见于夏季,暑热夹湿,伤及脾胃,内扰胃府,浊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肠中有热,则泻下急迫;湿浊中阻,气机不利则脘腹阵痛,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证。
(2)寒湿阻滞:
证候: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恶寒发热,全身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儒。
证候分析:夏秋之际,贪凉露宿,寒湿入侵,寒邪秽气,郁遏中焦,使脾胃受损,则现呕吐、泄泻清稀甚至如清水样;若寒湿内盛,脾胃气机受损,则腹痛肠鸣,若邪束肌表,营卫失和,则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白腻,脉孺或浮,为寒湿蕴阻之象。
(3)食滞胃肠:
证候: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急迫不爽,然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特别是误食馊腐食物或贪食生冷,暴饮暴食,使宿食内停,阻滞肠胃,宿食不化,则浊气上逆而暖腐酸臭;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著泻后腐馊外出,则腹痛减轻;舌苔厚腻、脉滑是宿食内停之象。
(4)脾胃虚弱:
证候: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吐泻,大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伴有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儒弱。
证候分析:素体脾胃虚弱,水谷腐熟运化不及,饮食稍有不慎则脾虚愈甚,吐泻交作、久泻不止;气血来源不足,故面色萎黄,肢软乏力;舌苔薄自,脉细弱为脾胃虚弱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1.常有进食不洁食物病史。
2.多在食后短期内突然发病,多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腹泻。
3.查体腹部可有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4.大便常规可有白细胞、血白细胞增高。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急性起病、最近有饮食不当或摄入对胃有不良刺激药物等病史,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
西医鉴别诊断:
当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应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的出血相鉴别。少数病例出现腹部剧痛,应与消化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和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相鉴别。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