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规 炭疽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一般为(10~20)×109/L,可高达(60~8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
2.细菌学检查 确诊依靠从伤口分泌液、皮肤焦痂、痰、血液、呕吐物、粪便以及脑脊液中直接涂片检查或培养分离到炭疽杆菌。
(1)直接涂片检查:采集感染部位的标本如皮肤炭疽患者水疱液,肺炭疽患者痰液,肠炭疽患者腹泻物或呕吐物,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等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见到典型炭疽杆菌并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炭疽芽孢可用甲基蓝或印度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得到证实。
(2)细菌培养鉴定:血培养阳性率高,但皮损组织阳性率为60%~80%,鼻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更低。炭疽杆菌在肉汤培养基中形成长链或呈絮状沉淀生长。在血平板,37℃ 24h后形成不溶血,灰色、粗糙型菌落。在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呈卷发状。鉴定:①串珠试验:炭疽杆菌在0.05~0.1U/ml青霉素培养基中形态改变,成串珠状的圆球形菌体,相连似念珠,而类炭疽无此反应。②重碳酸盐毒力试验阳性:将待检菌接种于含0.5%碳酸氢钠琼脂平板上,置于10%二氧化碳环境中37℃ 24~48h,有毒菌株形成荚膜,呈黏液型;无毒菌株不形成荚膜,呈粗糙型菌落。临床上有对青霉素耐药报道,所以对培养菌落做药敏实验是必要的,尤其是针对生物恐怖相关性的炭疽病例。
(3)血清学检查:血清学诊断价值较小,一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如针对芽孢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提示近期曾感染或接种疫苗。也可采用针对保护性抗体的酶联免疫电泳实验或间接血凝实验协助诊断。
(4)分子生物学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炭疽杆菌或炭疽芽孢特异性标记物,即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分型,协助判断传染来源。PCR诊断的主要靶基因是编码毒力因子的基因。毒素基因(pagA,lef,and cya)由毒力质粒pXO1编码。荚膜(capB,capC,and capA)的生物合成由pXO2编码。这些毒力基因是炭疽杆菌特有的,因此基于质粒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很高。然而,也有报道某些炭疽杆菌株缺乏这些质粒。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染色体上特异的位置的方法来检测无毒的和有质粒的炭疽杆菌非常必要。最近,Qi等人开发了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PCR法,针对炭疽杆菌染色体定位上的rpoB基因。这种方法似乎是迄今为止最特异的,175例非炭疽杆菌的标本中,仅1例报告为阳性。其引物和探针组合:BA1针对pXO2中的一个位点,BA2针对pXO1,BA3针对炭疽杆菌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
X线检查显示,肺部浸润、纵隔增宽、胸腔积液等。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