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学检查 痰、纤支镜刷检、灌洗液真菌培养4周以上,菌丝相转为酵母相,可见其特征性的齿轮状孢子。
病理学检查旨在发现病原菌,可用银染色、PAS染色等特殊染色,若在巨噬细胞或白细胞中发现似有荚膜的酵母菌有确诊价值。采用免疫组化能准确鉴别菌种。播散型病例骨髓、淋巴结、分泌物和活检组织培养常阳性。
2.组织胞浆菌素皮试 意义和方法与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相似,皮试后48~72h观察结果,以红肿硬结≥5mm为阳性。皮试阳性揭示曾受过或正在受组织胞浆菌感染,对于非流行区病人有一定诊断价值,一般感染后2~3周皮试出现阳性,可维持数年。皮试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故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3.血清学试验 现有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特异性不高,免疫功能抑制者可呈假阳性,仅能提示诊断。
补体结合试验(CFT)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一般认为,效价≥1∶16或近期升高4倍以上高度提示有活动性病变。免疫扩散试验(ID),特异性高于CFT,出现“H”或。“M”沉淀带为阳性,前者常提示活动性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效价≥1∶16为阳性。近年开展的组织胞浆菌糖原抗原(HAP)检测,阳性揭示活动性感染,可提供早期诊断依据。对免疫缺陷的患者更具有诊断价值。
X线表现为结节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薄壁空洞,周围有炎症浸润,病变主要在上叶,可有纤维化,上叶收缩,与肺结核常难鉴别。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