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贫血是指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低,缺铁性贫血是指制造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缺乏,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儿更为多见,尤其是早产儿、双胎儿。
铁是合成血色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内铁的来源主要是食物以及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所释放出的铁。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原因有:
(1)体内储存铁不足。正常新生儿体内储存铁以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一般只够生后4个月的需要,早产或双胎新生儿体内储存铁少,因而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摄入量不足。婴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铁的需要量也相对地较大,因人乳中含铁量不足,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若4个月以后不及时添加含铁辅食,则易导致缺铁,牛奶中的铁吸收率比人奶低,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铁的丢失过多。长期少量的出血(如钩虫病),慢性腹泻等,会使铁的丢失增多或铁的吸收障碍。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