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按肩周炎的发生与发展 大致可分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 各期之间无明显界限,各期病程长短不一,因人而异,差别很大。
1. 急性期: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 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 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肉胛区、上臂或前臂。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 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间为重,病人不敢患侧卧位。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逐渐出现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特别是外展和 外旋受限最为显著。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 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着处、冈上肌附着处、肩胛内上角等处。
2. 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 正常者减少 50% -20%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 壁关节的活动。梳头、穿衣、举臂、向后结带均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肩 胛带肌。压痛轻微或无压痛,此时持续时间较久,通常为2- 3个月。
3. 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个别病人可有轻微的疼痛。肩关节慢慢地松弛,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增加,外旋 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恢复期的长短与急性期、慢 性期的时间有关。冻结期越长,恢复期也越慢;病期短,恢复也快。整个病程短者 l~2个 月,可又发病可达数年。
中医辩证分型表现,由于引起肩周炎的病因有外伤、受寒、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等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尽相同。
1、风寒型 肩部疼痛,痛牵扯肩胛、背部、上臂、颈项,并有拘急感,天冷或受凉加重,得热减轻,肩部活动受限,压痛明显,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紧或沉细。多由汗出当风、贪凉受寒、久受风寒所致。
2、气血虚弱型 肩部疼痛,痛势不重,隐隐作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减轻,身倦乏力,面白头晕,手足发冷,四肢麻木,心慌气短。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多由素体气血虚弱,或劳累过度,耗伤气血,或由于失血过多等致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3、气滞血瘀 肩部疼痛,呈胀痛或刺痛,痛势剧烈,入夜更甚,甚至夜间难眠,痛处不移,活动受限拒按,多牵扯上肢、颈背部,情志刺激加重,肩部可有肿胀。舌质紫暗或有瘀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多由于情志不遂,气滞血瘀或外伤、劳损致肩部血瘀气滞,经脉瘀阻所致。
4、肾虚型 肩部酸痛隐痛,举动无力,劳累加重,休息减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多由肾气虚、精血亏损,不能濡养筋脉所致。
5、痰湿型 肩痛绵绵难愈,筋肉疼痛,有沉重感,痛处拒按,活动受限,阴雨天或遇冷疼痛加重,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腻,脉细濡。多因素体湿盛或湿邪入侵、聚湿成痰,留滞肩部所致。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