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3~3.5月,有的可达5.5个月或更长。
2.临床症状与体征 本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及无力。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肝、脾肿大,后者尤为明显。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后者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KADL,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继之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
3.临床类型 李宗恩及钟惠澜(1935)将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1)结核型:缓慢发病,午后发热,盗汗,咳嗽,食欲缺乏,常被误诊为肺结核。
(2)伤寒型:约有1/3的病例先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继之体温上升至39~40℃,持续不退,并有便秘和腹胀,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很类似伤寒病。
(3)波浪热型:有时患者热型呈波浪状,出汗多,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类似布氏杆菌病,但无关节疼痛。
(4)疟疾型:发冷、发热及出汗,类似疟疾之发作,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一次,一般只连续2~3天,但也可持续数周。
(5)双峰热型:约1/3的早期病例呈双峰热型,即24h内体温有两次升降,一次在清晨,另一次在午后或夜间。
(6)呼吸道感染型:不少病例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些病例可类似流感。
(7)胃肠型: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轻度腹泻、便秘、腹痛等。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1.流行病学史 来自流行区的长期发热患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2.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肝脾肿大,并伴有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及血浆球蛋白明显增高者,应疑及本病而作进一步检查。
3.血清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查阳性。
4.寄生虫学检查 患者骨髓涂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在临床疑似病例而骨髓涂片阴性时,可作脾穿刺涂片检查,其阳性率较骨髓穿刺为高。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