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科通过规范化的诊断,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和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摆脱失眠困扰。 特色内容特色内容 1、规范的诊断。通过改进的睡眠状况量表测评和进口的多导睡眠检测,并结合本科中医辨证规范而确诊。从主观、客观上找到病情的轻重和有问题的地方。 2、医患双方相配合,寻找不同病友睡眠障碍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疾病、心情及性格、环境和药物等方面。 3、强调具有个体化的整体治疗。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采用 中医、西医、认知等整体疗法配合,而不是单一的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1、 睡眠卫生教育:包括改进不适当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和睡眠环境。 2、 认知疗法:失眠的危害不仅是失眠本身,而是病人对失眠的恐惧、担忧,因而消除病人对失眠的焦虑和恐惧至关重要。 3、行为疗法:通过调整人生目标值、睡眠期望值和作息时间,纠正睡眠的认识误区减轻入睡烦躁和梦多,提高睡眠效率。 4、光照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睡眠节律失调性和年龄相关性睡眠障碍。 药物治疗:选择理想的助眠药应该是安全、有效、吸收快、显效快、白天无残留作用、无成瘾性和依赖性。 中医特色治疗: 从人群及脏腑关系等入手,同时结合季节、情志、体质、饮食、劳逸及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考虑,从病因、病位、体质三位一体的角度来分析不寐产生的原因。通过辨证论治,拟出了失眠的各种证型辨治。我们认为,造成现代人群失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在环境的各种压力过大和内在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所致。因肝主疏泄,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导致人的情志抑郁,从而使肝主疏泄的功能受累,肝藏魂的功能也受累,而表现出晚上多梦,有时是恶梦,因梦而惊醒,惊醒后在回想着刚才梦的原因,因而久久不能入睡,从而影响到白天的正常工作能力。因此治疗对于以肝郁为主者,给予松郁安神方;对于肝郁日久耗阴者,柴胡疏肝散加酸枣仁,阿胶等;肝郁日久而化火者,一般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丹皮、龙胆草;对于肝郁导致的痰湿比较重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上远志和菖蒲等进行治疗。对于一些患者拒绝药物或者有很明显的焦虑情绪者,可配合中医传统的心理治疗,如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和用古典音乐缓解其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然后重建起对睡眠的信心。充分运用中医古老的“治未病思想”进行失眠人群的管理,特别是利用祖国的食疗和针灸进行预防和治疗失眠是未来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中的亮点。 专科特色工具: 检测睡眠的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睡眠进行评分,了解失眠的严重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睡眠所伴发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睡眠中医证型——对失眠进行中医分型,指导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