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神经内科

一、 本学科建设情况基本概况

  中南大学神经病学学科由我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之一黄友岐教授创建于1934年,1954年成为卫生部神经病学高级师资培训基地,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4年创办了《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杂志(2005年更名为《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2人,中青年学术队伍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已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具有明显优势的创新团队。

  “十五”建设期间,本学科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项,总计科研经费1058.45万元;获国家三大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4项;发表学术论文760篇,被SCI、EI收录65篇;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8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邀请和接待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64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5人次。

  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本学科在研究思路上从既往的临床研究模式转变为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上,不断优化、重组、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现已形成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对策、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感染性脑损伤与脑水肿研究、神经免疫与神经肌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五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承揽国家、国际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解决神经病学领域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基因功能和基因诊断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保持了我国一流神经病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为我国神经病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巩固了本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上的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神经病学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心。

二、建设规划完成情况

(一)、本学科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

  本学科的“十五”建设目标是:以脑血管病、癫痫、神经遗传病、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四个研究方向为重点,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优化人员结构,力争把本学科建设成为有相当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并带动相关学科群共同发展。

  围绕“十五”建设目标,我们拓展了学科研究方向,以五个研究方向为重点,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扩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圆满完成了“十五”的建设任务,为“十一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开局之年本学科又获得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合作项目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主编、副主编卫生部和教育部规划教材各一部,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1名,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5项,显示出学科强劲的发展势头。

  1. 进一步凝炼和拓展了学科研究方向,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在原有四个研究方向中,将神经遗传病研究调整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研究,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研究调整为感染性脑损伤与脑水肿研究,并新增神经免疫与神经肌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在保持重点研究方向的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带动了相关学科群的发展,我校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科、小儿神经病学在“十五”期间新增为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具有特色优势的学科群体。

  2. 提升了团队承担国家、国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科研成果突出。建设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12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4项;发表学术论文760篇, SCI收录论文44篇,EI收录论文21篇,ISTP收录论文8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4项,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8部。

  3. 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团队的总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晋升教授5人,副教授8人,遴选博士生导师2人,新增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湖南省跨世纪121工程人才1人,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逐步建成一支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创新能力更强的学术队伍。

  4.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十五”期间培养了博士后出站1名,博士生35名,硕士生68名,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1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人;举办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和4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德州大学等多家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关系,选派了11名青年骨干到国外进修和合作科研,并聘请了4名海外知名专家担任本学科点的客座教授,参与学科发展的重大决策。

  5.研究基地与平台条件大幅度改善,为学科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建设期间,进一步完善了学科教学和科研条件建设,建立了湖南省脑血管病防治中心、神经系统遗传病基因诊断中心、离子通道研究室和神经电生理研究室四个研究平台,新增教学科研场地1000平方米,购置了MALDI-TOF质谱分析仪、Q-TOF质谱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23台高、尖、精仪器设备,配合原有设备,集中建设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技术平台,为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实验基地奠定了基础,使本学科点教学、科研的整体条件达国内一流水平。

(二)、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情况

方向1:脑血管病防治研究

  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在中国最早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大样本人群的脑血管病社区预防基地,首次提出长沙市为世界脑血管病高发区之一,在国内率先进行了以高血压为重点的社区人群脑血管病综合预防研究,并获得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的成功。“十五”期间,继续深入开展了寻找我国以及长沙市脑血管病高发原因和易感基因(包括ApoH、ApoB、Pro-S、MTHFR、NCF-1、PPARγ、PON1等)的系列研究工作,建立了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分型的技术平台,为脑血管病的病因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发表在Thromb Haemost (IF:4.464)、Cerebrovasc Dis(IF:2.150)等杂志;建立了湖南省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卒中单元、重症脑出血微创治疗、神经介入、亚低温、溶栓、活血化瘀、神经保护等规范化治疗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国际化标准的脑血管病防治模式,大大降低了脑血管病的致残率、病死率,重型脑血管病的抢救成功率从“九五”期间的60%提高至90%;通过病理和基因检测确诊了临床少见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11个家系共40例患者。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脑血栓治疗的纳米实验研究,为纳米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从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胶质细胞反应、神经发生、血管新生等方面系统探讨了脑血管病的组织损伤和修复机制,在国内最早提出钙超载是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在定点动脉壁基因转移治疗脑缺血动物模型和血栓形成的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并获得重要进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过氧化氢酶基因治疗脑缺血的研究,首次报导了过氧化氢酶基因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研究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方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科技部新药研究基金1项,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10篇,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F:5.262)、Brain Research(IF:2.296)、Neuroreport (IF:2.351)等杂志。

方向2: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对策

  受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难治性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十五”期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骨干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等资助下,从皮质重组、突触重建、离子通道受体构型的改变等方面深入开展了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对策的系列研究,在国内率先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构建TLE大鼠海马组织及突触后致密物双向电泳图谱,发现了1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有8个已经通过MALDI-TOF-MS获得鉴定,为寻找TLE防治新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BCNU法成功建立皮质发育障碍模型,提出氯离子内环境调节因子表达的改变可能与皮质发育障碍制痫密切相关,为皮质发育障碍制痫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癫痫及相关的发作性疾病的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存在新的致病基因位点,为进一步克隆这些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奠定了基础,论文发表在Epilepsy research(IF:2.663)、J Neurol Sci(IF:2.366)、Eur J Neurol(IF:2.244)等杂志。

  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动态和视频脑电图监测,发现临床拟诊的癫痫中有20%为非癫痫发作或合并非癫痫发作,使癫痫及发作性疾病的确诊率提高至95%,在国内首次报道了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等少见的癫痫类型;新建了神经电生理研究室和离子通道研究室,为难治性癫痫和离子通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建立了新的平台;与湘中制药厂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在原开发的抗癫痫新药丙戊酸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丙戊酸镁缓释片,使难治性癫痫的治愈率提高20%,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国际抗癫痫联盟和卫生部课题资助下,建立了湖南省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网络,完善了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的制订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130篇,进一步巩固了本研究方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方向3: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

  在国家“863” 项目、“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CA)、家族性癫痫、杜氏/贝氏肌营养不良、腓骨肌萎缩症、家族性锥体外系疾病等21种神经系统遗传病共44个致病基因的基因诊断平台,对来自湖南、广东、云南、河北、山东等十七个省市的660个神经系统遗传病家系1000余名患者进行了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和基因诊断;建立了遗传性共济失调、腓骨肌萎缩症等神经肌病、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的规范化诊断流程,建立并完善了中国人神经遗传病家系收集数据库;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中国人群SCA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发现SCA3/MJD基因型为中国汉族人群SCA的主要类型,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了SCA1、SCA2、SCA3、SCA6、SCA7和SCA17等六种基因型;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ATM、spastin、KCNQ2、KCNQ3、parkin、DJ-1、PINK-1、GCH1、GDAP1、MPZ、HSP2、HSP27、SIMPLE、LMNA等14个基因的21种新突变;在国内首次从分子水平诊断了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共发表论文66篇,论文发表在Arch Neurol (IF:4.684)、Hum Genet(IF:4.331)、J Neurol Sci(IF:2.366)等杂志,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7篇,ISTP收录1篇。

  在国际上率先克隆了一个人类髓鞘蛋白相关基因(Quaking)和一个ataxin-3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基因(A3IP);在国际上首次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2型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12q24.2-q24.3上D12S1720和D12S1611之间6.8cM范围内,命名为CMT2L型,并克隆了其致病基因-HSP22基因,已被OMIM收录;参与克隆了人类神经性高频性耳聋致病基因GJB3,实现了在我国本土克隆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零的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定位了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三个新的致病基因位点;在Arch Neurol (IF: 4.684)、Hum Genet (IF:4.331)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114篇。

  在国内最早开展了遗传性共济失调、腓骨肌萎缩症和帕金森病的基因功能研究,已成为国内公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心。在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因功能研究中,发现1个未知蛋白和3个已知蛋白(SUMO-1、视紫红质-二磷酸鸟苷解离抑制因子α、氨氯吡嗪脒敏感性神经元阳离子通道2)可能与ataxin-3蛋白氨基端互作,1个未知蛋白可能与ataxin-3蛋白羧基端互作;证实ataxin-3与SUMO-1存在相互作用,明确ataxin-3受SUMO-1修饰;SUMO-1修饰polyQ扩展突变型ataxin-3能加重其细胞毒性,而用RNAi下调SUMO-1的表达能缓解polyQ扩展突变型ataxin-3的细胞毒性,在国际上首次提出SUMO-1参与了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的新概念;证实了A3IP为一种胞浆蛋白,在人体组织和脑组织有不同的表达谱。在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功能研究中,发现野生型HSP22在胞浆和胞核内广泛表达,突变型HSP22形成以核周分布为主的胞内聚合物,并与HSP27共定位。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病致病基因功能研究中,首次在国际上发现并证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性帕金森病存在双基因遗传模式,DJ-1和PINK1存在相互作用,DJ-1可以增加PINK1的稳定性,DJ-1和PINK1通过复合物的方式协同保护细胞。研究论文发表在Hum Mol Genet(IF:7.801)等国际权威杂志。

方向4: 感染性脑损伤与脑水肿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博士后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感染性脑损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单纯疱疹I型病毒性脑炎一种新的影像学特征(Lancet. 2003,362:280. IF:18.316);首次利用动物实验开展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报道了一例经过动物接种病理检查证实的结核性脑膜脑炎(Lancet. 2001,358:1153. IF: 13.251),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病理证据;在美国FDA基金资助下,与耶鲁大学合作开展了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的防治研究;在国内首次使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局灶脑损伤,并设计了对流降温设备,发现局部亚低温能有效抑制脑水肿,减轻炎性反应及氧自由基的生成,与全身亚低温比较,具有简易、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脑水肿的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开展了无创颅内压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建立了完善的、规范化的“重症颅内感染救治体系”,成功救治了500余例重型颅内感染患者,使颅内感染的病死率由15%降至2%,2004年全国救火英雄赵志成患重症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混合性颅内感染,经我科全力抢救获得新生,已重返工作岗位。

  在已建立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局灶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基础上,对其病理生理学、神经再生及预后进行了系列研究,获得阶段性成果;在国内率先开展感染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研究,初步阐明了内毒素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脑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控系统在感染性脑损伤中的作用(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IF:3.643),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感染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共发表论文110篇。

方向5: 神经免疫与神经肌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资助下,与美国德州大学合作,率先开展了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原特异性治疗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人类乙酰胆碱受体(AChR)在HLA转基因鼠中成功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重症肌无力(EAMG),使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更加人源化(J Clin Invest.2002, 109:1111-1120. IF:14.051);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开展了HLA限制性免疫优势肽段诱导免疫耐受治疗EAMG的研究,对在自身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IL-6及IL-1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EAMG的目的,研究论文发表在J Immunol(IF:6.387)等国际权威杂志,并在国际会议(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G and Related Disorders,2002年)上作大会发言,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关注;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克隆清除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的研究,通过对APCs的修饰和改造来调控免疫反应的方向,开辟了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途径。

  在国内最早开展腓肠神经活检,在国内首先报告了Refsum病、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淀粉样变性、多发性肌炎等病的病理改变,提出周围神经活检能使56%的疑难病人得到确诊;应用淋巴细胞血浆置换成功救治了重症神经免疫性疾病300余例;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感觉神经束膜炎的病理改变和复方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为中药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颞动脉炎和脊肌萎缩症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并获得阶段性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120篇,论文发表在Eur J Neurol (IF:2.000) 杂志,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科委课题12项。

(三)本学科学术团队建设情况

  通过建设,学术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杨期东、肖波、唐北沙、杨晓苏、胡治平5位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为学术骨干的创新团队,五个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平均年龄从“九五”期间的50岁下降至44.5岁;通过人才引进、优秀研究生留校及国内外进修培训等措施,促进了年轻骨干学术队伍的成长,中青年学术队伍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十五”期间,新增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湖南省跨世纪121工程人才1人、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人;现有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38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8人,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科研活力,具备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四)本学科人才培养情况

  通过建设,改善了人才培养条件和环境,优化了人才培养计划,拓展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渠道,形成了神经病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神经病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期间,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博士生61名,硕士生112名,毕业博士生35名,硕士生68名,博士后出站1名;1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在读博士生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EI收录论文19篇。

  “十五”建设期间,本学科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参编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各类规划教材7部,主编了七年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一版和3部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 “神经病学教材建设系列研究”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五)本学科科学研究情况

  通过建设,本学科承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在优势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十五”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76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4篇,EI收录论文21篇,ISTP收录论文8篇;主编教材和学术专著18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4项;同时,学科十分重视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开发了丙戊酸系列抗癫痫药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出抗癫痫新药丙戊酸镁缓释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五”建设期间,共承担科研课题125项,总计科研经费1058.45万元,其中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1项,教育部科研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教委骨干教师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4项,横向课题14项,显示了本学科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进行学科前沿领域研究上的强大实力和竞争力。

(六)本学科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建设期间,本学科大力加强了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走向国际国内的前沿舞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德州大学、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Burnham研究所医学研究中心、意大利Pavia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关系,聘请了美国芝加哥大学Zhang Jian教授、美国德州大学Premkumar Christadoss 教授、意大利Pavia大学Emillio Berruca教授、美国Burnham研究所Xu Hua-xi教授等4位国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参与本学科发展的重大决策;派出11名青年骨干到国外进修和合作科研,有5名本学科培养的青年骨干在国外学习后回学科工作,推动了开放、流动的机制,为重点学科的建设搭建了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

  “十五”建设期间,本学科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邀请和接待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进行合作科研64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5人次,8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2004年成功举办了“发育与疾病的分子基础国际研讨会——Alzheimer病”,由本学科唐北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邀请了在Alzheimer病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的12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和7位国内的科学家做特邀报告,提升了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了学科队伍对学科前沿把握的敏捷性和活跃性,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本学科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情况

  通过建设,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条件显著改善,建立了湖南省脑血管病防治中心、神经系统遗传病基因诊断中心、离子通道研究室和神经电生理研究室四个研究平台,教学科研场地增加1000余平方米,新增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医疗病床增加至300张,使本学科点教学、科研及医疗的硬件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了从事本学科领域国际前沿课题、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实验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

(八)本学科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共完成建设经费3938万元,其中“211工程”建设经费420万元, “985工程”建设经费145万元,自筹资金2215万元,科研经费1058万元,主要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改造、人才培养等;添置了高、尖、精仪器设备23台,包括MALDI-TOF质谱分析仪、Q-TOF质谱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冷冻离心机、彩色B超、视频脑电图仪、超速离心机、冷冻切片机、脑立体定向仪、动态脑电图仪、肌电诱发电位、彩色经颅多普勒、呼吸机、重症监护仪等。通过建设,完善了学科技术平台,使本学科解决医学发展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三、建设成效分析

(一)本学科在该建设期内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1. 神经系统遗传病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

  建立了遗传性共济失调(SCA)、腓骨肌萎缩症、帕金森病、家族性癫痫等20余种神经系统遗传病共44个致病基因的基因诊断平台;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中国人群SCA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发现SCA3/MJD基因型为中国汉族人群SCA的主要类型,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了SCA1、SCA2、SCA3、SCA6、SCA7和SCA17等六种基因型;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中国人群ATM、spastin、KCNQ、KCNQ3、parkin、DJ-1、PINK-1、GCH1、GDAP1、MPZ、HSP2、HSP27、SIMPLE、LMNA等14个致病基因的21种新突变;在国内首次从分子水平诊断了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发现了4个新的致病基因位点,一个新的基因定位被OMIM收录;共发表论文66篇,论文发表在Arch Neurol (IF:4.684)、Hum Genet(IF:4.331)、J Neurol Sci(IF:2.366)等杂志,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7篇,ISTP收录1篇,论文被国外专业杂志引用68次,被国内专业杂志引用47次。

2. 遗传性腓骨肌萎缩症(CMT2L)的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

  开展了腓骨肌萎缩症2L型的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工作,将一个大的遗传了6代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MT2型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2q24.2-24.3上D12S1720和D12S1611之间约6.8cM范围内,最高LOD值达到了6.35,这是国际上定位的一型新的CMT致病基因位点,将之命名为CMT2L型,并被OMIM收录,编号为608673;发现了HSP22基因G423T(K141N)突变,该突变与我们研究的CMT2L型家系疾病表型共分离,故认为该CMT2L型家系的致病基因为HSP22基因,论文发表在Hum Genet (2004,114:527-533.IF:4.328)和Hum Genet(2005, 116:222- 224.IF:4.331) 等国际权威杂志。

3. 遗传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双基因遗传模式的发现和证实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遗传性早发性帕金森病(AREP)的基因突变分析和基因功能研究,首次发现在AREP家系中存在DJ-1和PINK1双基因杂合突变,并观察到在转染细胞中,正常及突变PINK1蛋白与正常及突变DJ-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证实了遗传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存在双基因遗传模式,并证实在应激状态下,DJ-1和PINK1通过复合物的方式协同保护神经元,论文发表在Hum Mol Genet(IF:7.801)国际权威杂志。

4. 感染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单纯疱疹I型病毒性脑炎一种新的神经影像学特征,论文发表在Lancet(2003,362(9380):280. IF:18.316)国际权威杂志;首次利用动物实验开展了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报道了一例经过动物接种病理检查证实的结核性脑膜脑炎,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病理证据,论文发表在Lancet(2001,358(9288):1153. IF: 13.251)杂志。

(二)分析本学科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及效益分析

1. 建成国内一流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十五”期间,完善了卒中单元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新增病床100张,建立了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建设,年门诊和住院人次均大幅度增加,年平均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达6千余人次,门诊人次是“九五”期间的3.3倍,住院人次是“九五”期间的5倍,平均住院日从19.68天缩短至13.68天, 抢救成功率达到94.96%,病死率从4.36%下降至1.36%,收治了覆盖周边省市的大量疑难危重病人,为上亿人口的脑与神经健康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新技术的开展解决了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早期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本学科成为国内一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 建成了可承担我国神经病学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基地

  针对我国神经病学领域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十五"期间,本学科建立了湖南省脑血管病防治中心、神经系统遗传病基因诊断中心、离子通道研究室和神经电生理研究室四个研究平台,围绕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内一流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致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基因功能和基因诊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遗传性早发性帕金森病存在双基因遗传模式,定位和克隆了腓骨肌萎缩症(CMT2L)的致病基因——HSP22,为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发病机理与防治对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建立了神经系统遗传病基因诊断平台,为神经系统遗传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治疗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其他各研究领域上,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与湘中制药厂合作,成功研制出抗癫痫新药丙戊酸镁缓释片,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与保健、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通过“十五”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本学科的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适应性强、创新进取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国内领先水平的神经病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十五”以来培养博士后出站人员1名,博士生35名,硕士生68名,本科生2568名,进修医师320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吉林大学附一院、上海瑞金医院、浙江大学附一院、浙江大学附二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已毕业研究生中晋升副主任医师32名,其中10人担任科主任,推动了一批省市县级医院神经病学科的发展,为国家和地区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实现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