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科
一、科室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建于1984年,在骨科创始人徐莘香主任的领导下,经过建科初期创业者们的艰苦奋斗及团队的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学校重点学科,国家教委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为实现学科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高一院骨科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在学校和一院领导的支持下及骨科20余年坚实的医、教、研基础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于2010年1月正式成立骨关节外科。
刘建国教授任科主任,齐欣副教授任科副主任,科室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梯队合理,富有开拓精神。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2人。
先后有多名医生到瑞士巴塞尔大学、日本庆应大学、日本大坂大学、日本爱知医科大学、新加坡中央医院、德国汉堡骨科医院、德国法兰克福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美国西奈山医院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研修人工关节、关节外科、矫形外科、骨肿瘤及关节镜技术,并长期与之保持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
二、学术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创伤学组、骨质疏松学组、骨肿瘤学组及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骨质疏松学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裔骨科学会会员,亚洲太平洋地区人工关节学会会员等多项职务。科室专家同时担任《中华骨科杂志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吉林大学学报》、《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中华实用医学》、《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等多家杂志审稿人、编委或常务编委。
三、医疗特色、成果及发展目标:
病房现有70张床位可供使用,每年完成各类手术14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人工关节置换近400例,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科室在人工关节置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疾病、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以及小儿矫形骨科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也是省内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治疗骨科疾病的带头学科之一。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使病人尽早康复。
擅长常规和复杂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畸形、复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强直、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对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人工股骨头表面置换、金属大头-大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MR造影技术的应用等新技术、新疗法,并进行了人工髋关节松动原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国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数据管理及登记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结构及个体化股骨假体设计与开发,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擅长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截骨矫形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人工肩关节及人工肘关节置换治疗肩肘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肩肘关节粉碎性骨折等。
在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了规范化的研究,开展了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综合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盆及四肢关节周围骨肿瘤。
开展了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肩关节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症等治疗,髋关节镜检及髋关节滑膜切除,膝关节滑膜切除、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交叉韧带重建等微创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科室在小儿骨科矫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大脑瘫后遗症、下垂内翻足、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骨关节外科以人工关节置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疾病、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以及小儿矫形骨科的治疗为主要特色。科室的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常规临床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础上,重点抓科室建设,加强医疗管理,努力把学科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型”科室。
四、教学:科室每年承担五年制、七年制、五年制专业外语、成人本科、留学生的骨科教学任务。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生60名;目前在读博士后3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17名。培养研究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的目标,训练研究生的临床思维是我们的宗旨。在这样的原则下,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临床技能,适应即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使大家掌握了独立思考的方法,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注意科内医生毕业后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国内外专项技术学习与培训。定期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每年均有3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五、科研方向与科研成果:重视科研和教学,是我科的传统。科研是临床进步的基础,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我们坚持走临床应用研究的科研之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结合骨科的具体情况,我们确立了紧密结合临床的科研方向。目前临床研究重点包括:1)骨与软骨组织组织工程的研究及临床应用。2)关节重建外科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3)骨肿瘤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4)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大脑瘫后遗症、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5)关节镜微创技术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方向是骨科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部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九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吉林省计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及吉林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资助。先后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应用和技术操作的规范性研究》、《人工髋关节松动原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国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数据管理及登记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计算机辅助股骨近段髓腔结构三维重建及个体化股骨假体设计与开发应用》、《骨科内外固定的应用基础研究》、《新型骨科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的研制及对骨愈合影响机理的研究》、《骨及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转基因组织工程骨再生机理与特性的研究》等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国内首先建立了OS-732等多株骨肉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模型,在国内首次应用膜片钳技术测定骨肉瘤细胞钙离子通道改变情况,用于探讨骨肉瘤发生多药耐药的机制,填补了国内空白。为量化手术风险,首次将POSSUM及P-POSSUM系统引入我国,并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发了手术风险评估软件(ORAS),获得国内众多著名专家的认可和赞同。
已完成“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国家教育部课题3项、《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卫生部课题1项、吉林省计委重点科技项目2项、吉林省科技厅课题6项及省卫生厅课题2项、及横向联合课题8项。现承担吉林省科技厅课题5项,吉林省卫生厅重点研究室课题2项,吉林大学骨干教师基金课题2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创新基金课题3项。横向课题6项。近10年共获科研经费400余万元。获各类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论著编写3部,其中10篇被SCI收录,18篇被EI收录。
科室成员被评为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技术人才,吉林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第九批吉林省中青年突贡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春市优秀人才、吉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6项。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国际骨质疏松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医药学优秀论文奖、第五届全国骨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首届全国骨科中青年优秀论文五等奖、第二届全国骨科中青年优秀论文奖、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市科协优秀论文二等奖各一篇等。目前有4项科研成果通过吉林省科技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