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ICU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始建于1994年11月,初设病床4张,为急诊ICU,2001年11月改为综合性ICU,成为院内一级科室,2004年医院加大对ICU的投入,扩建为现代化综合性ICU,2006年5月乔迁新居,2007年2月成立危重病医学教研室。10余年的风风雨雨中,在两代ICU人的执着努力下,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ICU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的奋斗历程。如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已成为具有较为完整的人才梯队,学术水平、医疗技术领先,具有相当科研实力,具有临床应急应变能力的团队,成为贵州省内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和医疗、护理继续教育中心。是贵州省内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大型综合性重症监护室之一,具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技术力量,装备有国际一流的呼吸机、监护仪、心肺支持系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仪等先进抢救设备。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丰富的医护经验,多名专家曾赴国内著名医院学习深造,取长补短,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技术一流的重症监护专业的医护队伍。

  病房设备配备

  2006年5月迁至新内科大楼二楼,ICU病床增至18张,通过封闭廊桥与外科大楼和手术室相连。病区总面积为1100多平方米,内设中央层流净化系统(其中先进的十万级层流病房一间)、医用集控系统、Drager “生命岛”吊塔设备带系统、对讲传呼系统、PHILIPS和麦瑞中央监护系统(可以对危重患者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心电图,呼吸,体温、有创、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等项目进行监测),病区实时摄像监控等系统;拥有美国PB840、PB760、鸟牌、德国西门子Servoi、Drager、莎利文等有、无创呼吸机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拥有便携式呼吸机及掌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能安全有效的保证院内危重病人的转运和外出检查;拥有床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仪、血液灌流器;拥有各种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肠内营养输注泵数台,拥有除颤仪、心电图机、降温仪(毯)、临时心脏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末梢血糖仪、血气生化监测仪、空气消毒机、床单位消毒机等先进设备,强有力的保障了危重病患者的生命安危。

  人员配备

  在编医生12人,正高1名,副高3名,住院医师8名。研究生、院内轮转医师及进修医师数名;在编护士25人,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ICU专科护士21名,院内轮转护士及进修护士数名。

  技术特色

  我科除了能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动态的酸碱平衡血气分析监测、肝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血糖监测、免疫功能监测、营养状况监测及部分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外,还能对有必要的危重病人进行有创的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契压监测以及心输出量监测、胃粘膜pH值监测、脑功能监测、组织氧输送监测等。通过这些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病人瞬间的变化,根据变化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我科各级医师均能熟练地进行各种动、静脉穿刺插管、临时心脏起搏、快速熟练地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气管切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痰等。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对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各种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中毒病人;应用可控性镇静、镇痛技术缓解危重患者的恐惧和痛苦消除其不良记忆,并抑制各种不良应激反应。其中经皮快速穿刺气管切开术、CRRT(持续床旁血液透析)技术、临时心脏起搏、经皮微创穿胸腔刺闭式引流术等技术为我科近年开展新技术。

  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我科病人收治范围涵盖临床几乎所有专科。包括:1、从急诊科直接收入的急性中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及严重的单纯外伤、多发伤、复合伤等患者;2、各病区的由于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的患者;3、大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ICU的收治范围主要是:按APACHEⅡ评分标准大于或等于10分的病人,具体如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脑复苏后;各种类型休克;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ALI /ARDS);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塞、 持续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各种临床危象(高血压危象、甲亢危象等);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重症胰腺炎;大出血;危重创伤、多发伤;重大高危手术(包括器官移植);重症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急性中毒;溺水、中暑、电击伤;MODS/MOF等;其他急性因素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PICU:麻醉恢复的病人;ICU不收治无抢救意义的患者,如脑死亡、晚期癌肿病人等。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危重病抢救治疗中心,本科不仅担负院内急救工作同时还担负着省内各级医院危重病人的转治和会诊工作。

  ICU病房是我院危重病医学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2007年2月成立危重病医学教研室,目前主要承担麻醉学系《危重病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方向《危重病监护治疗学》、临床医学系《内科学》、《外科学》中有关危重病医学章节等课程的理论、实验、见习和实习等教学工作;并承担院内研究生、青年医师轮转培训、危重病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及进修医师培训等教学任务。

  科研上主要以陈淼教授,杨学忠副主任医师,陈华军副主任医师,陈涛副主任医师及ICU全体年轻医师为科研团队的器官功能保护、心肺复苏、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