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儿科于1984年从大内科分出,成立儿科病房。目前该科设有普通儿科病房、抢救室、新生儿病房、儿童及新生儿监护中心、核定床位60张。同时设有儿科门诊和急诊,24小时对外开放。病房及儿童活动室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装修布置,环境较舒适,儿科门诊宽敞整洁,环境优美,走进儿科门诊,犹如进入儿童乐园。儿科被评为省“巾帼文明”示范岗。
儿科医师19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1人,14位医师毕业于五年制儿科系,其余毕业于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分别到北京儿童医院、北医大妇儿医院、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科医院、浙医大儿童医院、重庆儿童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等地进修学习1年以上。有的还多次参加省及全国各类儿科专业培训班、研讨班。有着扎实的儿科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儿科医师队伍。护理人员3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本科毕业1人,专科毕业12人。儿科护理部是一支护理技术过硬、服务质量优良的队伍。
二、主要医疗设备
配有一套无线传呼系统,10多台新生儿保养箱,3台蓝光箱,1台远红外开放抢救台,10多台心电、呼吸、血压及氧饱和度监护仪,1套多功能中心监护系统,3台呼吸机,1台床边血糖监测仪,1台经皮胆红素测定仪,1台心电图机,1套大中小吸氧头罩,30多台输液泵,10多只复苏囊,1台空气净化器,1台床上用物消毒器,1台听力筛查仪及智力测定等设备。病房每张床铺装有信号灯,随时可与病房办公室联系。监护室与抢救室装有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系统。
三、技术项目开展情况及成效
1990年以来,开展了硬脑膜下、侧脑室及心包穿刺抽液或引流术,鞘内药物注射治疗结脑并发蛛网膜下腔粘连并取得成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酸酮尿症筛查,遗传性疾病染色体检查,高胆红素血症及溶血病患儿换血疗法,危重儿及新生儿床边血糖监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吸入预防及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哮喘患儿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大剂量静脉丙球用于ITP、严重感染及脑与脊髓脱髓鞘病变。近年来又开展了儿童心理门诊,智力测定,早产儿低体重儿听力及视网膜病变检查,深、浅静脉及脐静脉穿刺留管解决了危重病人及早产儿低体重儿输液困难问题。06年较大规模开展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造影术。
由于以上技术的开展,成功抢救了多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及溶血病
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其中成功抢救了1例胎龄27周,体重,1000g及1对胎龄28周体,重各1000g的早产儿)且后遗症少,严重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小儿糖尿病中毒昏迷,重症心肌病变伴严重心律紊乱,重症颅内感染及脱髓鞘病变,各类严重血液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完全缓解已18年),严重呼衰,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种中毒,遗传性疾病,心脏介入治疗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扩张术等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与外科合作成功抢救了多例危重新生儿、小婴儿的外科疾病。06年抢救危重病人共300多例。该科举办过全市“新生儿新进展”等学习班,今年下半年准备举办“儿科新进展”全省继续教育学习班。
四、科室近年来获奖情况
1990年以来全科医务人员在省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50多篇。近几年来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地中海贫血、激素长期吸入治疗哮喘、脐静脉置管术获医院鼓励奖。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抢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肺表面活体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的早期喂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新型呼吸机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早产儿极低体重儿静脉留置、新生儿和婴儿外科大型手术后重症监护获得院三等奖。高胆红素血症及溶血病患儿换血疗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造影术获得院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