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院眼科始建于1929年,在此后70余年的建设中,经过历代院领导和眼科前辈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学科建设,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学科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1986年获国家眼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8年被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眼科专科中心\" ■1998年建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眼库 ■1999年成立了重庆市眼底病研究所 ■2000年被总后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眼科医学专科中心\" ■2000年获国家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1年成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西南医院眼科现已形成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主治医生、博士后、博士、硕士组成的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共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余名。 一、 打破常规构建跨越式学科发展战略 眼科曾一度发展缓慢,甚至面临学科萎缩。1996年眼科日门诊量仅40人次,每周手术仅有5-7台,所有设备总值不过60万元,医疗、教学和科研都低于同级教学医院眼科水平。针对这一现状,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完博士后回国的阴正勤教授,提出着重攻克四个国际前沿且发展空间相当宽广的项目:一是开展玻璃体切割术;二是开展屈光矫正术;三是开展超乳白内障术;四是建立眼库。院领导经过调查论证,全力支持这一思路,并任命她担任眼科主任。她上任后,在学科建设上紧紧抓住医教研这个中心,人才这个关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先把临床搞起来,迈开临床养科研,以科研、教学促临床的滚动式发展的步伐,确定了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一是在医疗临床救治水平上,力争在白内障复明、角膜移植、屈光手术、眼底病诊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视觉光学矫正等方面达到国内教学医院眼科的同等水平。二是在科研发展方向上,争取在视觉发育可塑性机理的研究、眼组织细胞培养、移植治疗眼底病的临床基础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三是在教学发展趋势上;力争实现眼科学全程多媒体教学,并成为博士学科授予权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基本达到这些目标。 二、真抓实干推动医教研工作上台阶 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作为实现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突破口,从增强科室凝聚力出发,给科技干部充分展示才能提供舞台,进行学科专业分组,形成专业互补的生态链。一是注重新技术开发。根据总体发展目标,把学科分成视觉光学、屈光手术、儿童眼病、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眼底病和眼眶病/眼肿瘤专业组,引进有美国、德国、日本最先进的各类眼科设备,使科室设备总值很快达到4000万元。成功开展了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准分子激光矫正儿童屈光参差、RGP  矫正圆锥角膜病变、临时人工角膜下联合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手术治疗严重眼外伤、多焦人工晶体矫正老年性白内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病变等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其中6项新技术填补了西南地区空白。新技术的开发,扩大了治疗范围,使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得以治愈,开设病床120张,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2006年门诊量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000多人次,年手术量(门诊和病房)9000多台,均比五年前翻了近一翻。为医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注重新技术传播。致力于减少中国盲人,率先建立网络医院,面向西南地区基层医院免费举办学习班,传授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先后帮助重庆市涪陵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角膜移植、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开展整形手术项目、四川荣县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和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等新技术、新业务,并建立固定的专业联系。已建立8个网络医院,利用3-5年时间,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着眼于为残疾病人作贡献,1999年6月与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组建成立了“复明中心”,以优质的服务,较低的价格为残疾人实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参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承担的“全国眼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负责重庆市眼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对重庆市20000多、分布在不同村镇的居民进行了眼病调查,取得了圆满的结束。三是注重引进国外新技术。1999年以来,大胆尝试引进国内外智力资源,组建“海外兵团”,进行科研合作。聘有国内外5位名誉教授和6位客座教授,均是在各自领域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专家,共同申请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同美国客座教授合作进行的“脑片膜片钳技术对视皮层发育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同澳大利亚眼库教授合作进行的“视网膜组织细胞培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获军队科技进步2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2等奖各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教育部基金2项,军队指令性、重点、面上项目6项,重庆市及校级科研基金10项,共获各类科研基金450万元。 三、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确保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学科学术建设人才梯队,为学科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千方百计留住人才。针对本学科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教育引导,要求研究生树立“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学风,达到提高“批判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的教学目标。并对德才优秀的研究生在毕业分配时,建议院党委给予倾斜政策,留住学科建设急需人才。二是改善条件吸引人才。针对学科人才短缺的实际,率先采用医生聘用制,加强和补充了各专业组和二梯队的人才队伍。不仅在奖金分配上对聘用人员一视同仁,而且对通过自修和函授获得文凭和学位的医、技、护人员实行奖励。三是建立网络培养人才。坚持走国内培养和国外联合培养相结合的路子,形成了人才培训网络和基地。建立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生、主治医生定期出国临床进修、定期接受国外大学实习生和眼科进修医生的机制。并与聘请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 四、教学工作硕果累累 承担第三军医大学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眼科学教学。1998年开始采用眼科多媒体教学,其多媒体课件获重庆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写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为“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品种和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并由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参加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八年制眼科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师1人次,总后育才银奖2人次,校院优秀教师多人次。2000年至2006年免费为重庆市和西南地区基层医院的眼科医生1000多人次举办“眼科知识更新学习班”等继续教育6次,为重庆地区的眼科医师继教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也深受基层医院称赞。投入开发远程教育平台软件,并建设了远程教育网站,已与部分基层医院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连接。为手术室搭建起一套手术直播系统,已经应用于多次手术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正以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中心,以临床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为依托,以科研新技术(新的诊断仪器设备,新的治疗手段)开发和应用为突破口,创造第三发展曲线,向建设国家重点学科的目标迈进。 我们的服务理念:医为仁术、以人为本 我们的使命是:减少中国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