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渝中南地区技术力量最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朝气蓬勃的医疗队伍,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师(士)10人,拥有渝中南片区目前唯一的耳鼻咽喉科学硕士。
科室编制床位15张,实际开放床位20张,年收治病人约550余例,年门诊量约27000余人次,年手术台次逾500台。拥有鼻窦内窥镜、支撑喉内窥镜、奥林巴斯纤维鼻咽喉镜、“松下”单晶片及三晶片影像工作站两套、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耳鸣耳聋头痛治疗仪、纯音测听仪、微波治疗仪及多功能监护仪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承担着渝中南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治及疑难重危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
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科室近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填补了我院及渝中南地区多项空白,部分技术在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在渝中南地区率先开展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支撑喉内窥镜手术、耳内窥镜手术,形成了以“鼻窦内窥镜、支撑喉内窥镜、耳内窥镜”为主的微创外科特色;同时在耳鼻咽喉-头颈肿瘤以及鼾症的外科治疗方面,开展了鼻侧切开术、面中部揭翻术、上颌骨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以及下咽癌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等高难度手术,技术实力位居重庆市级“三甲”医院前列。
科室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全科在省级及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1997年完成的科研课题《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获涪陵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完成的课题《GLR低压型发音管全喉切除发音重建的临床应用》获涪陵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研涪陵区科委课题、涪陵中心医院院级课题《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a在鼻息肉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于2005年3月立项,进展顺利。此外,科室还每年完成下级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第三卫校、万州卫校等进修、实习生的带教任务约150人次。
代表性手术
一、耳内窥镜下乳突根治术、鼓室探察术、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外耳、中良恶性肿瘤切除及外耳道成型术。
二、鼻窦内窥镜外科: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鼻中隔矫正或黏膜下切除术”、“鼻窦囊肿摘除术”、后鼻孔成型及部分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切除术。
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支撑喉内窥镜下声带显微手术及咽喉部各种良恶性肿瘤切除术、气管食管异物取出术。
四、头颈肿瘤的手术治疗:各型颈清扫术,鼻腔鼻窦肿瘤的鼻侧切开术、面中部揭翻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上颌骨全切术;喉癌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下咽癌的“全喉切除+下咽部分切除术”等。
特色手术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治疗鼻腔鼻窦疾病最理想的选择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鼻外科学崛起的一项微创技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是鼻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的最佳方法。
现在的研究认为:鼻窦炎的发病主要是由窦口阻塞引起的鼻窦内感染,而长期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则可能是导致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及鼻咽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鼻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保留正常组织和结构的基础上,开放并扩大窦口,重建鼻腔、鼻窦良好的通气引流,从根本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它借助先进的摄像、成像系统将鼻腔、鼻窦病变清晰的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以前目不能及的病灶得以完全暴露,医生不仅能摘除“客厅”(鼻腔)病灶,而且还能摘除“卧室”(鼻窦)病灶,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鼻内窥镜手术优点 创伤小、暴露好、安全直观、手术彻底、痛苦小、治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