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56年。在西南地区率先成立麻醉学教研室。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系。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级临床医学学科博士点。
历届主任:董绍贤、蒋夏、房秀生、陈敦敏、李秀英
现任主任:闵苏、陈萍 本科立足临床麻醉并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临床学科。是重庆及西南地区麻醉技术力量和麻醉学专业教学实力最雄厚的科室及系部之一。拥有全国第一个麻醉学教学实验室,一个重庆市级医学中心(重庆市第一个疼痛治疗中心)。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麻醉学科体系,即临床麻醉,急救与复苏,PACU,疼痛诊疗。
全科有教授3位、副教授9位。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7名。40岁以下师资均为博士和硕士。多人出国学习,目前有一名赴美国进行麻醉药理学的博士后研究。
二、麻醉科建制(亚学科):
1、临床麻醉(1956年成立)
2、体外循环学组(1979年成立)
3、疼痛诊治组—门诊及病房(1989年建立)
4、麻醉恢复室(1993年成立)
5、门诊无痛人流技术组(1998年成立)
6、术后自控镇痛组(2000年成立)
7、器官移植麻醉组(2002年成立)
2000年批准为重庆市疼痛治疗中心。
2005年负责组建重庆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
2005年建立重庆市麻醉医师培训中心、重庆市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三、麻醉科现状
1、是重庆直辖市麻醉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科室之一。
2、临床医疗特色:完成各种临床麻醉近1000例,其中全麻率占50%以上。承担了大量的疑难危重病例麻醉。
3、科室学术风气浓厚,有制度化的业务学习、病历讨论、专家专题讲座,中、青年医生的学术报告和研讨会等。
4、教学体系
1983年成立硕士点,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8年成立麻醉学系(本科)。
2000年设麻醉系临床麻醉学教研室 。
2005年成立博士点,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
承担了麻醉专业、定向及麻醉本科;硕士;博士;
医学本科、专科;医学七年制;外国留学生
护理大、中专、本科等教学工作。
本科拥有先进的麻醉设备和监测手段,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保证。
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已为西南地区培养了数百名麻醉专业人员,培养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各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同时还进行了广泛的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编、参编了高等院校教材《外科学》、《麻醉并发症》、《麻醉生理学》、《静脉麻醉药理及临床应用》及《黄家驷外科学》、《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等17部专业著作。
四、科室管理理念 遵循“5S”管理和“3S”服务准则
1.“5S”内涵:
Seirl——清理:工作现场只允许必要的物品存在。
Seiton——整理:每一件物品有其固定的位置。
Seiso ——清洁:彻底清洁工作环境,一尘不染。
Seikeetsu ——维持:防止杂乱摆放,杜绝制造垃圾。
Shitsuke——修养:培养自律精神和独立的“持家之道”。
2.“5S”效应: 保障素质、提升效率
● 医务人员工作讲究风气,培养良好习惯;
● 良好的工作情绪;
● 预防和减少工作失误;
● 清洁、整齐、优美的工作环境;
● 礼貌谈吐、文明举止、相互尊重;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信任感;
●物品摆放有序,随时、准确获取所用物品;
●营造团队协作精神,创造良好的科室文化,相互支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3.“5S”目标:
零缺陷: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为别人作好充分准备;
为病人的安全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4.“3S” 服务准则:
Safety ——以病人安全为中心
Service——接待热心、诊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
Satisfaction ——手术医师、科内人员及病人均满意
5.服务宗旨:
一切为了病人! 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重庆市疼痛治疗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重庆市疼痛治疗中心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为基础组建而成。1989年率先在本市开设疼痛门诊,1990年又增设疼痛病房,是重庆市唯一设有疼痛门诊、疼痛病房并专门从事疼痛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市级疼痛治疗中心。现有高级职称医师11名、博导1名、硕士导师7名、博士1名、硕士16名。拥有多台进口疼痛治疗仪。中心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神经阻滞治疗、微创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多次成功举办市级疼痛学习班,极大地促进了重庆市和周边地区在疼痛学领域的发展。该中心率先在我市开展了无痛人工流产、无痛分娩、术后镇痛等新技术。目前应用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为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提供无痛服务,达国内先进水平,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应用病人自控镇静(PCS)技术,为作纤维支气管镜、胃镜、纤维结肠镜的病人消除恐惧,提供舒适、安全的检查条件。
10多年来,形成了以神经阻滞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出、癌性疼痛、颈肩腰腿痛、骨关节及附件增生、退行性变、腱鞘炎、滑囊炎、肌肉筋膜炎、四肢脉管炎、末梢神经炎引起的疼痛以及非疼痛性疾病(如面肌痉挛、面瘫、突发性耳鸣、顽固性呃逆、多汗症)都有特殊疗效。采用特有的星状神经阻滞,对偏头痛、脑梗塞恢复、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心绞痛、颈肩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和疲劳综合征疗效较好。先后应邀在CCTV-2、CQTV-2等健康栏目做疼痛诊疗专题讲座。发表有关疼痛治疗学术论文20余篇。
该中心承担了各年度麻醉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住院医生、进修生在疼痛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任务,培养了一大批疼痛学专业人才。积极开展疼痛学专题讲座,较好的推动了重庆及周边地区在疼痛学领域的发展。
重庆市疼痛治疗中心的宗旨是为建立无痛医院提供无痛技术,以更加完善的诊疗体系、高精的疼痛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诊治疾病范围:
1、头痛:偏头痛、颈椎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
2、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性疼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3、骨关节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跟痛症。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
4、软组织疼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5、癌性疼痛
6、缺血性疼痛: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血管病。
7、女性慢性疼痛:痛经、慢性盆腔痛、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8、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情绪障碍。
特色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
1.神经阻滞治疗:是目前疼痛治疗中创伤小、副作用小、疗效确切、适应症广并且比较经济的方法。需经过专业培训的疼痛科医师进行操作。
分类:
①化学性神经阻滞:暂时性神经阻滞:常规局麻药持久性神经阻滞:高浓度的局麻药、酒精、酚甘油
②物理性神经阻滞:电热热凝法、射频热凝术、冷冻疗法
2.微创治疗:微创,定位精确,作用范围固定,疗效确切,维持时间长,容易控制,安全。
适应症:
①长期慢性疼痛并影响正常生活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要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痛等
②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③诊断性神经阻滞成功者
④患者了解射频毁损治疗及手术风险
⑤患者无精神相关疾患
3.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①局部治疗
②药物治疗:抗病毒药;B族维生素;镇痛药;糖皮质激素;免疫增强剂;抗抑郁药
③神经阻滞疗法:早期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疼痛,减少炮震后神经痛的发生。此方法也为我中心独有的治疗手段。早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曾作专题介绍。
④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疗法(超激光治疗)
⑤神经毁损疗法:射频热凝、冷冻、化学毁损
4.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①药物治疗: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止痛药
②神经阻滞治疗
③其他治疗:X线刀、伽马刀、射频毁损等
④手术治疗
⑤原发病治疗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原则:
A硬板床卧床休息
B 药物治疗:镇痛药、解痉药、利尿剂或脱水剂、神经营养药
C 神经阻滞治疗
D 针灸、理疗、双下肢或骨盆牵引,按摩和功能锻炼
②微创治疗:
A 溶核治疗
B 射频热凝
C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或吸出术
D 经皮激光椎间盘髓核切除或减压术
③ 传统手术治疗
6.肩周炎的治疗
①早期理疗、针灸、适度的推拿按摩
②每日进行适度的肩关节主动活动
③药物治疗:抗炎镇痛药,肌肉松弛剂
④局部痛点阻滞治疗
⑤神经阻滞治疗
⑥小针刀疗法
⑦原发病治疗
7.晚期癌痛治疗
①病因治疗
②药物治疗:“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
③病人自控镇痛“PCA”疗法
④其他: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神经外科手术疗法及激素治疗急性疼痛的治疗:
1.术后自控镇痛术
2.无痛检查:无痛胃镜
3.无痛人流
普通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特殊门诊时间:女性疼痛(周二上午)
癌性疼痛(周四上午)
地 点:门诊: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门诊大楼三楼
病 房: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综合病房三楼
咨 询 电 话:023-89012623(病房) 023-89012622(门诊)
邮 编:4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