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点专科,是沈阳军区消化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在省、市知名的消化疾病和内镜专家群体,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医疗系列本科以上学历占100%,研究生学历占60%,专业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该科擅长食管、胃肠及肝胆胰危重、疑难、复杂疾病及不明原因腹痛、便秘、腹水及黄疸的内科诊治。形成了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胰腺疾病、药物中毒、消化系统肿瘤等特色,尤其在消化疾病的内镜下诊断治疗和结肠炎的诊治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该科陈志彪主任,现任沈阳军区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其他军内外多项专家委员职务。基础理论扎实,科研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对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内镜操作熟练,诊断准确,治疗得当。获科研成果奖4次,发表国际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12篇。
该科拥有消化专科病房、消化内窥镜室、消化病实验室和消化科门诊四部分,开放病床40余张,该科是沈阳军区及黑龙江省最早配备电子内窥镜、胶囊内镜及超声内镜的科室。在内镜诊治方面成绩显著,处于军区先进水平,享誉黑龙江省,拥有国际先进的全套富士能、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富士能超声内镜,引进军区及黑龙江省唯一的一套胶囊内镜系统。电子内镜室在省内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了胶囊内镜、无痛内镜、色素内镜、十二指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和多种内镜下治疗等多种新技术新疗法,年检查人数约10000例,其中胃镜约约7000例,肠镜约约3000例。陈志彪主任在军区内最早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及硬化治疗,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食管癌或贲门失弛缓症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肠支架置入术,消化道息肉及肿瘤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胆胰管结石的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胰头癌、胆管癌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经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超声内镜对胃肠道肿瘤术前可切除性的准确评估等临床特色优势。并独创肠镜下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广泛开展100多例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居全国前列!
专科特色:
1. 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
在内(胃、结肠)镜检查之前和检查过程中,通过静脉给予一定量的短速效镇静剂和麻醉剂,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检查。整个过程很短,可于检查结束后数分钟内苏醒。无痛内镜具有下列优点:①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对检查的耐受性;②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③胃肠蠕动减少,便于发现微细病变;④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躁动引起的机械性损伤的发生。无痛内镜检查由于需使用一些镇静剂和麻醉药,是存在一定风险。但由于这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很小,且由技术熟练的专业麻醉师给药,并在多功能监护仪和麻醉机的严密监护下进行,检查室又专门配备了相应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因此,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
2. 超声内镜检查
近年开发的一种直视性的腔内超声技术,超声探头位于内镜前端,可同时进行电子内镜和超声检查。由于超声探头距病变部位很近,不受胃肠道气体的影响,能将黏膜下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在电视屏上。主要用于电子内镜和体外超声等影像技术难以诊断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鉴别诊断、食管胃肠癌的病程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转移)等疾病的诊断。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起源、大小、性质、病期和内镜、外科手术可切除性的判断均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具有其它现代影像诊断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3.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可以发现食管、胃、结直肠粘膜仅数毫米的微小病变,大大提高了早期癌的诊断率,这是目前其它任何检查都做不到的。色素内镜是一项先进的筛选早期癌的检查技术,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开展应用。色素内镜检查是将内镜检查与粘膜染色方法结合的一种内镜检查方法,将染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口服或内镜下喷洒后,增加正常粘膜与病变粘膜之间的对比度,准确地显示胃肠道粘膜病变的形态特征,区分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和癌性病变,在发现微小病变、区别良恶性肿瘤、鉴别粘膜和粘膜下肿物及指导粘膜组织活检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的常规电子内镜检查对绝大部分消化道病变都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但对一些微小病变,仍不易察觉,容易造成漏诊。色素内镜可检出常规内镜不能发现的早期肿瘤病变,大大提高了早期癌的检出率。早期癌及微小癌在普通内镜下可只表现为粘膜粗糙不平,而食管、胃粘膜弥漫性粗糙不平在中、老年人慢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极常见,直接取活检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而经过染色可使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病变处粘膜可呈微隆起、微小凹陷、小结节、小颗粒或小皱壁集中像,清晰显示病变的形状、边缘和范围,这样就避免了活检取材的随意性,提高了取材的准确性。
色素内镜不仅可有效地筛检早期癌,尚可观察癌肿病灶浸润范围及深度,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粘膜剥脱术(EMR)是一种内镜粘膜下注射法与息肉摘除术结合起来的方法,起初用于无蒂扁平隆起型、平坦型病变的切除及大块粘膜活检,目前还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的切除,而切除病灶范围常需色素内镜来确定。
4.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治疗
随着内镜和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已使消化道表浅、微小肿瘤的检出成为可能。对这些肿瘤外科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病变并没有癌的转移。日益增多的研究证实,对这些局限性肿瘤用内镜进行局部处理可获得治愈。内镜下黏膜肿瘤切除术(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等)作为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的重要进展,由于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在日本已成为消化道早期黏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已不能手术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局部氩气刀或微波烧灼则是一项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通过内镜活检孔将氩气刀或微波治疗端置于癌组织表面,局部温度立即上升至250℃-300℃,使癌组织中蛋白发生凝固、坏死并逐渐脱落。另外,治疗后坏死癌组织可释放出变性肿瘤蛋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对残留癌细胞、转移癌细胞起抑制作用。
5. 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反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对这种危重症的治疗,临床长期以来依赖三腔管压迫治疗,尽管这种传统方法疗效肯定,但患者痛苦大,近期易发生再出血。近年来,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栓塞剂及皮圈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获已得满意的疗效。
6.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食管酸碱烧伤、炎症、动力障碍(贲门失迟缓症)、手术(吻合口狭窄)及食管癌等均可导致食管狭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重者不能进水,营养障碍。通过气囊、探条扩张器扩张或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可使狭窄解除,进食困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