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这是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集体;
这是一个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集体;
这是一个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集体;
这是一个互助互爱、乐观向上的集体;
这就是由150颗闪亮星星组成的集体——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
肝胆科成立于1983年,当时只有3张病床,3名医生。近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250张病床、8个病区,150名医护人员的大型肝胆专科。目前肝胆科拥有湖南省内镜外科培训中心、湖南省肝胆胰疾病诊疗中心、湖南省海扶肿瘤治疗中心、重症监护治疗中心和器官移植中心等五个中心,年收治病人5000余例,其中三类以上手术占60%。年腹腔镜手术2000多例。在肝、胆、胰疾病临床研究多个方面的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30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成功,失败,欢笑,泪水,我们一起走过。面对成绩,我们不骄不躁;面对挫折,我们勇敢前进;回忆过去,我们问心无愧;放眼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历经沧桑,痴心不改......
----这就是我们,充满朝气的湖南省人民医院的肝胆人。
下面简单介绍这些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一些工作成绩。
一、难治性胆石病诊疗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获四项“国际领先”
难治性胆石病是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外科治疗较为困难的胆系结石疾病,长期以来,手术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病人饱受痛苦,挣扎在死亡线上。吴金术教授率领研究小组对此类疾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作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逐渐形成了系统、规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的个体化的诊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解决了世界医学的一大难题。
我们率先提出肝胆管结石的全面诊断应包括4个方面,即结石、狭窄、变异和并发症。对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提出了术中、术后诊断的要点,并提出新的分型方法。针对难治性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提出并实施1-3级肝管切开的技术,提出在直视下肝胆管切开取石的原则。率先提出“矫治畸形”的治疗原则,进一步将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补充发展为“清除结石、解除狭窄、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矫治畸形”的20字原则。率先提出入肝的8条路径与胆管切开的12字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1-3级肝管切开、肝胆管畸形矫治、12字技术等手术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科研小组进一步创造了肝胆管盆式肝肠内引流术,经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鉴定,获湖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经中国科协批准,第一次肝胆管结石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在湘江之滨,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国内三百余各专家参加了会议,美国外科学会主席older对肝胆管结石手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以后又先后举办了全国13期推广学习班,培训来自全国22省、市1500余各专业骨干力量,其中江西医学院附一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先后获得了本省科技成果推广奖,将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降到最低,挽救了无数曾经宣告不治的患者。针对难治性胆石病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提出了肝胆管结石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道外科的一个难题,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患者在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肝胆科研究小组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应重视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中除可采用传统的胆肠内引流术外,还大胆采用肝圆韧带胆总管修补,胆胶海绵+生物胶粘补等多项实用的技术,减少了手术损伤,维持患者胆道通畅,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2006年12月,科研项目《难治性胆石病诊疗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荣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肿瘤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成绩斐然
肝癌,胆囊癌,肝门胆管癌、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肝叶切除,胆肠内引流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手术难度较高,都是肝胆外科中复杂的术式。肝胆科研究小组在肝胆肿瘤诊治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0年1月-2006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496例,无手术死亡及术后胰漏的发生。施行各类肝叶切除1000余例,效果优良。以手术治疗为主,针对病人个体病情的不同,辅以海扶、放疗、化疗、超声介入治疗、放射介入治疗、免疫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延长了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三、微创治疗,独树一帜
湖南省是胆道结石的高发区,胆囊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常见病。肝胆科研究小组在微创治疗领域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为湖南省微创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肝胆医院内镜科是湖南省内镜外科培训中心,湖南省普外腔镜质量控制中心,常规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脾切除、胆道镜取石术,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等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率大于90%。中转开腹率0.8%,腹腔镜下胆道损伤率为0.1%,安全性达世界领先水平。微创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深受患者欢迎。
四、危重症疾病救治,尽显人文关怀
随着外科危重病学发展突飞猛进,肝胆科于1988年率先建立肝胆外科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在危重患者脏器功能监测与脏器功能支持方面已居国内先进水平。对外科系统危重病人的抢救,外科危重症及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技术、容量复苏、血液净化治疗、营养代谢支持,尤其对于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严重创伤及重症感染的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械通气、呼吸机依赖者脱机方案,危重病人胃肠道功能监测与肠内、危重病人的镇静与镇痛等方面有较高的治疗水平。共收治、抢救危重病人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965例,成功率达84.97%。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仅为5.4%,居国际领先水平。
五、器官移植,为患者树起生的希望
器官移植是未来肝胆外科发展的两大方向之一,对于绝望之中的终末期肝病、肾病患者来说,器官移植无异于一道“救生符”。肝胆科研究小组艰苦攻关,终于成功施行了湖南省首例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并保持了到目前为止省内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记录。肝胆外科器官移植中心现能常规开展肝移植、肾移植手术,已为数十位终末期肝病、肾病患者扬起生命的风帆。引进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系统和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更有力地提高了晚期肝肾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为等待移植器官的患者赢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今年在新一届医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活体肝移植、肝细胞移植的开展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
六、人才梯队培养,卓有成效
学科要发展,技术要进步,人才是关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肝胆科在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优秀科学家——吴金术教授的带领下,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目前肝胆科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级教授4人,主任医师13人,硕士生导师4人,副主任医师22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21人。
七、科研与教学相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随着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的发展壮大,科研与教学结出累累硕果,共发表论文239篇,出版专著8篇,共1000字万,照相三万多张,获得国家专利8项。本学科专家应邀到全国500余家医院会诊、手术、讲学,举办3届国际肝胆外科学术交流会及23期肝胆胰外科学习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3000余人。每年承担大量肝胆外科进修医生的培训任务,为全国培养肝胆外科专业人才196人,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当地医院骨干人才,担任院长、主任等重要职务。2001年以来肝胆科先后参加世界、国家医疗质量擂台赛6次,共获得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湖南省质量管理协会颁发《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优秀奖12项,2005年唯一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医疗质量论坛,并发表演讲,为祖国和人民争了极高荣誉。实现了几代人胸怀全国、放眼世界的心愿。
肝胆科业务收入从1983年10万余元,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6年为医院创收近亿元,手术台次从1983年十多台至2006年增长为近5000台,占医院总手术台次45%,病床使用率高达120%,全国各地疑难,复杂病例均慕名而来我院治疗,并收治了来自美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澳门许多患者。肝胆科经过几代人24年奋斗、拼博,谱写了一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湘江之滨走向全国、世界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