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病毒学、免疫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和交叉,输血不仅仅是一种临床治疗辅助手段,而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输血学。输血方案的确立已非单纯,而是与免疫血液学,移植生物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病毒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免疫血液学的发展,输血相关疾病的测报数量亦日益增多。因此,输血科在加强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完善临床输血规程,强化质量控制和疗效评估,保障安全、合理输血、避免或减少输血差错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提起输血,人们自然会想到ABO血型,发现ABO血型系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并不是ABO血型相同输血就是最安全的输血。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现代安全输血理念要求我们输血工作者在临床输血前逐步建立多种安全用血的方式:如真正意义上的无偿献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Rh血型同型输注、高灵敏度配血方法的选择、、过滤白细胞输血、血液成分病毒灭活、光量子血液疗法、血小板配合输注、高灵敏度病毒检测方法、加温血等方式的共同运用,来达到不同疾病对安全输血的质量要求。逐步在未来达到广义安全输血的目的,切实保障我院输血患者的利益。
我院输血科成立于2004年4月,其前身是血库,输血科是保障病人输血安全环节中的其中一个职能部门,安全方式运用的多少是评价受血者输注血液后安全性高低的指标。输血科的成立已奠定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通过使用各种安全方式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输血所产生的机体免疫风险,给患者提供未来接受其他治疗方式(移植、稀有血型输血)的安全平台。
为了提高输血安全系数,我院输血科于1999年即开展了Rh血型相同输注,选择使用检出AB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的配血方法,同时推广并开展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的最大优点在于患者缺什么?补什么?在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由于患者输注了不需要的血液成分所导致的一些不良反应,经过多年的努力,至2003年1月,我院成分输血已达100%,临床用血已经逐步走向科学、安全的发展轨道。在2000年配备购置库存各种血液成分基本设施,现有日本三洋牌-80℃以下低温冰箱、-35℃冰箱、2-6℃恒温储血冰箱3台、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血浆自动解冻箱、试剂储存冰箱、标本储存冰箱各一台、达到库存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的条件,使各种血液成分库存充足,及时准确地满足临床科室的各种需求,成功地配合各科室挽救多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命。2004年开展了过滤白细胞输血项目、降低了既往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概率,2005年启用了目前在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微柱凝胶交叉配血方法,检出了反复输血个体中具有临床意义的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正是这种高灵敏度交叉配血方法的运用,才提高了这部分输血群体输血后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杜绝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开展了输血前抗体筛检试验,明确患者何时体内产生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血液配合输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血安全系数。年底开展了孕妇IG抗A、抗B效价测定,为ABO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提供特异性的诊断依据。
我院输血科除常规开展上述输血前检查项目外,同时给临床提供科学、安全、有效输血相关理念,起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成分输血治疗的作用。具备解决输血技术疑难的能力,如: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确保来我院就诊患者的输血安全。
目前输血科有12名工作人员,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1人、初级职称10名,研究生学历1名、大学本科学历6名、专科学历5名,为适应今后的业务发展需求,我科将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以多种学习方式来营造科室内的学习氛围,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扎实的理论基础,给每一个人员提供学习和表现的平台,配置一个合理的人才素质梯队,保障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运用“以人为本”的方针,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输血科今后将安全输血、输血治疗列为发展方向,解决红细胞血型系统、白细胞血型系统、血小板血型系统共同配合输注问题。在达到100%成分用血的基础上,通过现在已运用的解决红细胞血型系统、白细胞血型系统安全输血方法,检出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降低患者由于输血而产生HLA免疫的风险,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巨细胞病毒传播的发生程度,为移植患者的未来治疗建立最安全治疗基础。在条件许可下,逐步开展血小板配型输注,从根本上解决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问题。完成三个血型系统的配合输注问题。从最原始的基础上避免输血后发生机体免疫使受血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无效输注问题。在输血治疗方面,创造开展造血干细胞自体或异体移植的条件,提供白血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使我院的治疗水准上一个层次,达到国内三等甲级医院运用输血治疗疾病的标准。
专家: 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