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消化内科

  本院消化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科室,建科仅有10余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初见规模。于1995年又和消化内镜科合并,成立了现在的消化内科。担负着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及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我科具有雄厚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拥有诸多技术全面的消化科医生,除有对消化系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外,更突出的是利用消化内镜开展多种不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的内镜治疗,消化道各种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道癌前病变局部治疗,消化道平滑肌瘤黏膜下切除术,食管、胃黏膜早期癌前病变的黏膜切除术,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食管狭窄或梗阻的治疗等,还有更为突出的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它可以区别黏膜下病变的性质,癌的浸润深度及有无近端淋巴结转移,为手术切除手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对胰腺占位性病变性质的确定进行穿刺诊断等,在省内独家拥有,在全国也处在领先水平。

  在胆胰管疾病治疗方面也有其特点,在内镜下对胆总管结石行乳头切开取石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并发症少的特点,深受患者欢迎。在肝脏治疗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开展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消化内镜室由于医疗设备先进,所开展的内镜下介入治疗比较早,适应症比较广,为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出巨大贡献,于1997年被吉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吉林省消化内镜诊治中心”。承担了全省内镜诊断与治疗工作。因此,本中心为完成全科总的研究方向及大量的医疗工作,发挥内镜的优势,配合临床工作。

  全科拥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医生13人,护士12人。医生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人。博士后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及获得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3人。护士中:主管护师9人,护师2人,护士1人。全科编制床位40张,承担全院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住院病人,包括胃肠道疾病,食管疾病,胆胰疾病,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因消化科与消化内镜合并为一个科室,使科室建设具有完全性和全面性,医生亦具有全面性,除一般临床工作外,都掌握消化内镜的诊疗技术,能文能武,这是其他医院消化科医生所不能比拟的。

  科主任于建勋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在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风格,开展了诸多的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取得了非常显著成绩,全面掌握消化内镜的介入治疗技术,其撰写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分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消化内镜学会常务委员,长春市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东复教授从事消化内科工作20年。rTNF、IL—2肝动脉灌注与栓塞化疗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3等奖。共撰写论文60余篇,其中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肿瘤临床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等国家级核心与权威杂志上发表40余篇。参加编写《全科医生教材社区常见疾病与病症》----消化系统部分?一部10万字。参加编写《现代肿瘤治疗学—生物治疗部分》专著一部,5万字。在1998年全校(包括一二三院)消化内科顺利通过卫生部重点学科评审过程中被评为青年学术带头人。

  科室在于建勋主任的带领下,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治疗新观念,以消化内镜的诊治技术为龙头,推动消化科工作进步和发展,因此近年来利用消化内镜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如消化道各种息肉的内镜下切除术。食道良恶性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术,支架置放术。消化管道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术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行胆总管结石乳头切开取石术,胆管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放术等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对黏膜下肿物的性质的判断,肿大淋巴结的性质判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性质的判断,此项技术在国内领先,省内独家应用。以及即将开展的肝脏活体组织检查术(肝穿刺术)和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及介入性治疗等。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