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中心医院是河南省地市级医院较早建立病理科的医院之一,承担本地区疑难病理会诊任务和医疗事故争议中的尸检工作,是许昌医学会病理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我科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2人,具有法医鉴定资格医师3人。设有外科病理检查诊断室、 病理技术室、 免疫组化室 、分子病理室 、病理图像分析室 、疑难病理会诊室 、病理资料档案室、 肿瘤生物培养治疗室等。
主要业务范围有:常规外科病理诊断 、快速冰冻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诊断 、分子病理诊断 、细胞病理诊断 、病理图像分析 、疑难病理会诊 、病理资料借阅、尸体解剖法医学鉴定、干细胞培养及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等。
我科拥有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 如:Leica冰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 多人共览显微镜系统、 Motic系列生物显微镜、大体标本翻拍及显微照相系统、多媒体彩色图文报告、TCT液基细胞制片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为业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全科人员共发表论文30余篇,省市科技成果奖6项、专著2部、个人发明专利1项,王连军主任担任省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委员、省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荧光原位杂交(FISH)简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技术,通过特定分子的标记探针与染色体原位杂交和荧光显色,直接显示特定细胞核中或染色体上的DNA序列间相互位置的关系。
(一)FISH的基本原理
FISH的基本原理是依据碱基互补原理,用荧光素直接或间接标记的核酸探针,在组织切片、间期细胞核及中期细胞染色体等标本上,对待测核酸靶进行定性、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将DNA/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偶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
(二)FISH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1. FISH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
(1)白血病
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CML是起源于骨髓异常多能干细胞并始终伴有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其中BCR/ABL融合基因的产生是CML发病的重要事件。BCR-ABL基因的蛋白产物具有高度酪氨酸激酶活性,能激活多条信号传导途径,使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和抑制凋亡 。FISH技术检测外周血或骨髓(3-5ml)BCR/ABL融合基因可以确诊CML并指导分子靶向药物格列卫使用、药物使用效果评估等。
②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APL 是一种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对全反式维甲酸尤为敏感。APL 的一个特异标志为PML/RARa融合基因的出现,用FISH技术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可以辅助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指导APL的首选药物全反式维甲酸的应用,缓解率能达90% 。
(2)淋巴瘤
FISH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还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套细胞淋巴瘤(MCL)、滤泡性淋巴瘤(F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淋巴组织肿瘤并指导临床用药。
2. FISH技术在实体瘤中的应用
(1)乳腺癌
①乳腺癌主要致病相关基因是定位于17q染色体的HER-2原癌基因,该基因扩增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化疗缓解期短,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短。HER-2基因有扩增的乳腺癌患者对激素治疗和常规化疗不敏感,对大剂量的蒽环类、紫杉醇类反应好。癌细胞HER-2基因扩增是决定分子靶向药物赫赛汀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FISH技术可以在组织和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的前提下,于癌细胞原位分析单个细胞核内基因的变化,又同时排除了其它非癌细胞的干扰,是目前公认的HER-2基因状态检测的金标准,尤其对低度扩增但的检测更为重要。
②TOP2A(拓扑异构酶2)基因定位于17q染色体,编码拓扑异构酶Ⅱα是蒽环类抗生素的靶酶。TOP2A基因在乳腺癌中既可以发生扩增,也可以发生缺失,对晚期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TOP2A基因表达和肿瘤细胞对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明显相关,TOP2A基因异常的病人明显受益于含有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辅助化疗方案。TOP2A扩增的病人使用CEF方案进行治疗可以降低61%的复发风险和51%的死亡风险,而没有TOP2A扩增的患者使用CEF方案只能降低6%的复发风险和10%的死亡风险。
(2)肺癌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位于7p12-14区,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分裂、迁徙以及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因此,选择其特定部位作为靶点,通过干扰EGFR信号传导,来达到抑制肿瘤的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的目的。EGFR基因扩增和突变都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利用FISH技术可以检测EGFR基因状态,敏感性强、特异性高,为奎纳唑啉类小分子化合物的EGFR阻断剂吉非替尼(易瑞沙)和厄洛替尼(特洛凯)的使用提供依据。
(3)膀胱癌及尿路移行上皮癌
非创伤性及非痛苦性的FISH技术对尿液中脱落细胞进行遗传学改变的检测对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肿瘤)的早期诊断(早于细胞形态学改变)及预后评估具有很大意义,其灵敏度(80%)高于细胞形态学检测,特异性(96%)则与细胞形态学相当。另外FISH技术还可用于膀胱癌及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价、血尿的鉴别诊断、肾癌与肾盂癌的鉴别诊断和是否有手术残留。
(4)子宫颈癌
早期诊断是治疗子宫颈癌及提高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发育异常向宫颈癌转变的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q(3号染色体长臂)扩增,其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基因是hTERC基因(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3q扩增能准确区分宫颈细胞高度癌前病变与低度发育异常,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在90%以上,这一扩增也能预测52%-96%的癌前病变有恶变的可能。由此可见,对hTERC基因扩增的检测极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而检测这一基因扩增的标准方法即为FISH技术。hTERC基因增加提示病人到CINⅡ以及CINⅡ以上阶段的几率为90%,向浸润癌转变的概率为52-96%,侵润宫颈癌几乎都伴有3q增加。FISH技术是进行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的有效手段。形态学检测与TERC基因检测相结合可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减少形态学检测的假阴性。
(三)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的应用
在孕前和孕早期进行产前检查可以预防出生缺陷,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筛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和异常并进行治疗矫正。
孕15-18周进行产前检查有助于早期筛查唐氏综合症等遗传病,目前常用检查方法为羊膜腔穿刺和绒毛抽取进行细胞培养筛查唐氏综合症,而唐氏筛查提示高危患者,但不能确诊,也有唐筛高危出生正常的婴儿,现在新技术FISH可以直接检查染色体状态,对唐筛阳性结果进行确诊,而且FISH需要样本量小(5-10ml)、安全、不需要进行细胞培养,48小时内即可出结果,减轻孕妇精神负担。同时检查相关基因还可以预防18三体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DiGeorge/VCFS综合症等缺陷,达到优生优育目的并减轻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