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病理系,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最早的学系之一。尸检及外检工作在1916年已开始(现有档案资料证实)。八十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病理学人才。著名的病理学家,如胡正详、白希清、刘永、杨简、李铭新、王蘅文等,都出自北京协和医院,或曾在协和工作。为我国病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4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7名,副研究员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8名,主管技师7名,技师6名及技士1名,其他工作人员4名。
刘彤华院士是全国著名病理学家,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医院及医科院名医。陈杰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病理科于2003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病理科多年来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多项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建院以来,病理病例总数近70万例,近年来每年都以10-15%的速度增加,今年将超过35000例。随着手术的增加及临床手术医生手术中对快速诊断的需要,术中冰冻明显增加,每年达2500多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目前该科常规外检普遍应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技术,可以做上百种抗体的染色检查,每年染色片能达到40000余张,并且在持续增加。今年以来,应用先进的细胞学技术开展了包括宫颈及非妇科脱落细胞检查,目前已完成近万例的检查。该科应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展了CGH,FISH,LOH等技术,开展了软组织肿瘤、内分泌肿瘤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基因重排技术的开展为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的证据。由于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及全国疑难重症诊治中心,除少数常见病外,每年有很多疑难病理会诊。会诊总数已达34000例。为全国许多患者明确了诊断,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该科始终坚持以医疗质量为中心,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常规病理门诊小标本规定3-4个工作日,大标本5-7工作日发报告,对特殊及疑难诊断病例发延迟报告通知书,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70年代末,在刘彤华教授的领导下,病理科在人癌的生长因子、癌基因表达及突变等分子病理学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消化、内分泌、呼吸、妇科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病理科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医科院、卫生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尤其是有关胰腺癌的研究工作曾于1985、1993年两次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臧旭教授参加的垂体瘤的研究工作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科近年来发表400余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近三年发表70多篇论文。获得多项科研基金的资助,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教委、卫生部基金、院内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近三年共获得100多万的基金资助。
该科主编及参加多部医学专著的编写工作。如刘彤华教授主编的《诊断病理学》等。陈杰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长学制《病理学》教材等。
作为协和医大的病理教研室,每年担负医大八年制本科生的病理学教学及协和医大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及硕士生的病理教学工作。在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建有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网站(www.pathology.com.cn),开通了网上教学,申请国家精品课程已通过北京市评审并上报教育部。教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明亮宽敞、标本齐全的病理标本博物馆;病理实验室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同时130位学生的实习。今年斥资100万建立的数码互动教室,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效果,为学生提供病理实习的良好条件和技术平台。同时还担负业大的病理课程。作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单位,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生 20名,硕士生 35名,毕业后分布全世界,有的已取得了很高成就,并协助其他科室培养几十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近百名进修医师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很多已成为全国的病理业务骨干。今年,该科与中华医学会病理杂志社举办全国病理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学员近100人,学员大多是市一级以上大医院病理科主任或业务骨干,通过短期培训诊断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病理科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全国病理诊断中心,制定了10年长远规划,人材梯队建设已初见雏形,困扰多年的人才断档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善,病理取材室经过改造环境及通风得到很大的改善。几百万元大型设备的添置使得病理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大促进病理制片标准化。病理科已实现从接收标本开始到病理报告发出全过程计算机管理,全部实现高质量的图文病理报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
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病理科的服务必将质量更高、更全面,必将为协和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