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天津市肿瘤医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科室始建于1971年,称为科研生化室,1982年张克勤任室主任,1987年黄建英任室主任,1999年与分子生物学室合并为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室,2000年至今冯玉梅任室副主任主持科室工作,2008年李政作为引进人才到科室工作。作为研究型科室,我们紧紧围绕“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两个方向谋求发展。在“研究的创新性”方面,围绕医院研究的主方向,在本科室长期以来凝练的“乳腺癌转移基因筛选、转移预后预测和转移机制研究”的子方向和“九五”、“十五”完成的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力求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深入研究;在“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方面,充分利用研究型科室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围绕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基因诊断项目,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自九五以来,科室在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一千例乳腺癌多参数分子标记预测预后并提高疗效的回顾及前瞻性研究”基础上,“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和天津市重大项目“乳腺癌转移预报基因芯片的研究”,利用基因芯片筛选用于乳腺癌分子诊断和转移预后分子分型的基因群,力求从肿瘤的基因基础解决临床常规诊断方法和预后评估指标对患者转移潜能预测能力的不足;在主持天津市重大项目分题“乳腺癌亚临床转移的预测和筛查并指导个体化治疗的研究”中,建立并优化了乳腺癌隐匿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在主持的天津市教委课题“乳腺癌转移基因标志的筛选及临床应用研究”中筛选得到一组潜在的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其中“KNSL4基因在乳腺转移癌中表达下调的分子机制研究”(2004年)和“ITGBL1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2008年)的深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在该研究方向上,已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天津市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科室建设的“临床基因扩增(PCR)检验实验室”已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验收。目前开展的临床基因诊断项目包括:肿瘤相关病毒(HPV-DNA、EBV-DNA、HBV-DNA、HCMV-DNA、HCV-RNA等)的定量基因诊断、肿瘤微转移(CK19 mRNA、CEA mRNA等)的定量基因诊断、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等)的定量基因诊断,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P53基因突变等)。这些项目的临床应用将为肿瘤发生的病因学诊断、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评估患者预后、动态监测化疗疗效、预测小分子靶向治疗敏感性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严谨,求实,创新”是科室建设和发展一贯遵循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