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放射科简史
广医二院放射科下辖普通放射、CT室,介入室,2003年新增MR室。现科室主任陈德基,副主任吴锡标、谭理连。全科现有工作人员5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11人,医师4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主管技师6人,技师7人,技士3人;主管护师4人。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放射科的发展,在原有SIEMENS PLUS 4 POWER西门子单排螺旋CT及普通X光机的基础上又再增添了GE Revolution XR/d全身DR-X光机,GE Revolution XQ/i数字化胸片机,GE PRESTIGE-II多功能数字胃肠机,GE DMR+钼靶乳腺X线摄影机, TOSHIBA Infinix VS-i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SOMATOM SENSATION 16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柯达多槽式CR900数字化CR,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GE SIANA EXCITE Ⅱ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MR)、等一大批高新设备,使我院影像诊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我科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高新技术项目,如:DR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部摄片技术、组织均衡摄片技术、数字化胃肠机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仿内窥镜成像、血管成像(SCTA)、骨关节三维重建、磁共振胆道及尿路造影、弥散张力成像、波谱分析等,并获得了医院及市科技局多项奖励。在影像信息数字化建设方面,从2001年影像科在原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像存储和输送系统(PACS),现全科已实现了无胶片化。
广医二院放射科是一支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充满朝气的以医生与技术员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并承担着广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的教学及临床实习带教。多年来在科主任陈德基的带领下,全科上下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为医院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诊断水平始终位居广州市一级单位前列。近5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获得学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学院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8项。
放射科介入治疗室自1991年建立以来,全方位开展了各类介入手术,已经形成了以各种肿瘤、腔道狭窄及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介入治疗为特色的学科。正在建立从介入门诊到介入病房的完整体系,拥有介入病房15张,年手术近1000台,开展的治疗项目达30余项,完成各级科研项目多项。我科从1997年开展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介入治疗,已为省内外众多的不孕症患者解决了生育问题,是该项技术手术量最多和效果最好的医院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已成为我科的特色项目。我科开展的急症介入止血,已挽救了多名患者的生命,受到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赞誉。
放射科立足于医院的学科特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影像研究;肝脏疾病的影像研究;心胸疾病的影像研究。
神经系统以混合型脑中风及脑外伤的CT、MR影像研究;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MRI和DSA影像研究及其伽马刀治疗为主。肝脏疾病的影像研究:螺旋CT在肝脏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肝癌的血流动力学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关系;肝癌的栓塞介入治疗。胸部及主动脉病变的研究:主要包括纵膈肿瘤、肺部肿瘤病变、支气管扩张等。介入放射开展项目普遍,特别是肝癌介入治疗(含药盒埋置疗法)、不孕症的导管介入治疗、经皮椎体穿刺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的转移性肿瘤、血管瘤和骨髓瘤等、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介入治疗。CT、MR等对临床增加了检查和治疗手段。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血管病变诊断与应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螺旋CT肺双期扫描对肺癌的血流研究及早期诊断、脑外伤的CT影像及其病理基础研究、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和结合伽玛刀立体定位治疗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影像设备的引进,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的诊断水平和提升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