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卿,女,副主任技师,1951年5月出生。1971年5月中山医护校中专毕业分配到肿瘤医院工作至今。1990年12月获得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大专证书。兼任人事科副科长,熟练病理技术、包括常规制片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技术等,技术水平高,有较强的科研及教学能力,掌握本专业新进展。曾发表31篇论文,参加多项课题研究。
共发表了31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7篇
印片代替冰冻切片解决乳癌快速诊断方法介绍基层医刊第四卷第3期(1984﹑5,37页)
淋巴结印片技术对恶性淋巴病鉴别诊断意义(广东医学1991﹑12〈6〉25页)
临床病理误诊的原因及后果例报导(中原医刊﹑1996﹑23〈200〉)
淋巴结印片中良恶性细胞AgNORs形态学观察(实用癌症﹑1997﹑12〈4〉)
乙醇碘油混合剂对兔肝损害的病理观察〈肝癌CT导向介入消融剂研究II〉(癌症﹑1997﹑16〈增刊〉)
CK-II型样品快速处理仪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9﹑11﹑1〈27〉)
活检印片应用AgNORs技术减少鼻咽癌误诊的意义(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第1卷1期〈28〉)
子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临床及免疫组化研究(癌症﹑1997﹑16〈增刊〉)
女性生殖道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与病理研究(广东医学1997﹑18〈10〉)
抗癌药物性静脉炎的病理形态改变(癌症﹑1997﹑16〈增刊〉)
n m23基因免疫组化染色的体会和改良(临床与实验病理学﹑1996﹑12〈2〉)
介绍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染色系统(临床与实验病理学﹑1997﹑13〈4〉)
自动染色机在细胞学涂片染色中的应用(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8、10〈1〉)
陈旧蜡块组织脆硬的技术处理(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BM-II型水洛式组织石蜡包 机的应用(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8﹑11﹑3〈26〉)
陈旧蜡块组织脆硬的技术处理(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0﹑2﹑16卷1期〈18〉)
免疫组化与特染结合的双染法及应用(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3〉)
47例鼻咽鼻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研究(癌症﹑1995﹑14〈5〉)
41例头颈部良性间叶瘤临床病理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6﹑3〈2〉)
鼻咽低分化腺癌误诊为脊索瘤例报告(实用医学杂志﹑1996﹑12〈7〉)
肺癌组织中免疫活性细胞和B微球蛋白免疫组化研究(癌症﹑1993﹑12﹑4)
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比较(临床与实验病理杂志1998年06期)
SHANDON VARISTAIN-型自动染色机常见故障分析(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0﹑12﹑2)
鼻咽癌放疗前放疗中的细胞增殖动力学比较和意义(癌症1999﹑18卷1期〈56〉)
鼻咽癌放疗前AgNORs与不同分割方式疗效(癌症﹑1999﹑18增刊〈36〉)
现任中山医科大学工会委员,1991年2月任肿瘤防治中心人事科副科长科研工作:
淋巴结良恶性病变AgNORs的研究,肿瘤中心课题﹑0.1万﹑94年第一负责人
应用印片技术检测ER病毒与淋巴瘤发生的关系,肿瘤中心课题﹑0.4万﹑97年第一负责人
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P53,ER及PR检测的意义,肿瘤中心课题﹑1.4万年第二负责人
抗癌药物性静脉炎防治中心医方药的研究,肿瘤中心课题,97年第二负责人
转移抑制基因n m2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省卫生厅基金,1万年,第三负责人
鼻咽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国家科委"九五"攻关课题,鼻咽癌科黄腾波教授的课题﹑100万四分题,第五名
T细胞CD4 IL2受体基因变化在B淋巴瘤恶变机理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会,中山三院病理科苏祖兰教授的课题,11万,98年,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