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医院 > 永泰县中医院

医院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医院首页 医院介绍 科室列表 医生门诊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永泰县中医院

1954年6月在永泰县卫生院中成立中医门诊部,行政上属卫生院统一管理,人员单独编制经济自负盈亏。地址在南湖路乐仙楼旁。1955年2月,门诊部遭火烧毁,在上马路暂租民房1间作为临时诊所。同年,在东街路重建1座2层木结构楼房,11月完工,门诊部迁入新址。到1957年,县卫生院改为县医院,中医门诊部隶属于县医院管理,编制列入县医院。1962年2月,在中医门诊部的基础上成立永泰县人民医院,属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1963年,人民医院迁往杨梅湾原县防保站内,增设病房,并开展一些西医医疗业务。1964年,因县防保站重新组建,人民医院迁到上马路“真道堂”后面(现县医院住院部处),有2层木结构楼房1座及厨房等,面积计514平方米。同年,由于县医院扩建需要人民医院拆迁。在南门桥头新建1座2层砖木结构楼房,总面积986平方米,总造价4万元。1965年5月,人民医院迁入新址,设门诊部和住院部,扩大床位35张。无具体分科,全年门诊量约3万人次,住院量300多人次。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医院受到冲击。1968年7月,成立医院革命领导小组。10月与县医院、县防保站等单位合并为县工农兵防治院。1970年4月,防治院办“一打三反”学习班时,医院停止了业务活动。1971年6月,下放了原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工23人,仅留下5人,组成县防治院中医科。1975年底,永泰县革委会决定复办人民医院,拨款6万元,莆田地区拨款3万元作为复办经费。1977年7月,县人民医院恢复,原人民医院人员陆续归队,房屋由县防疫站、供销社等单位归还,东街门诊部首先恢复开诊。1979年3月,恢复住院部,设简易床位30张。1985年,人民医院设有办公室、总务股、医务股、一、二门诊部和住院部,有床位100张,建筑总面积为3945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2825平方米,生活用房1112平方米。

 

 该院成立时仅设门诊部,无具体分科。1969年门诊增设针灸科和痔疮科,并设住院部,有床位10张。1980年增设化验室。1983年增设X光室。1984年增设心电图超声波室。到1985年,设有第一、二门诊部、住院部,其中第一门诊部设有中医内科、伤骨科、痔疮科、针灸科、化验室、X光室、心电图超声波室。住院部设有内科病房(包括妇儿科)、外科病房及传染病科病房。

 

 1963年添置手提式高压消毒锅、血压计等简单医疗器械。1983年添置200MAX光机1台。1984年,省卫生厅下拨心电图机与A型超声波诊断仪各1台。建院初期,平均每年门诊量1.8万人次,住院200人次。1965年全年门诊3万人次,住院300人次。1980年全年门诊7万人次,住院400人次。1985年全年门诊9万人次,住院达500人次。1987年,全年门诊达11.22万人次,住院达743人次。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