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解热止痛散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解热止痛散
【通用名称】
解热止痛散
【主要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包含乙酰水杨酸0.2268g,非那西丁0.162g,咖啡因0.035g。
【性状及剂型】
散剂
【适应症】
本品用于头痛,关节痛,神经痛,牙痛,经痛等各种疼痛及发热,风湿热和活动性关节炎。
【规格】
乙酰水杨酸0.23g,非那西丁0.126g,咖啡因0.005g
【用法用量】
常用量,口服: 1.成人每次1包,每日3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 2.6岁~12岁儿童:每次0.5包,每日1.5包。饭后用温开水吞服。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3.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动物试验表明,在孕期前3个月应用可致畸胎,如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腿部畸形。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人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不宜与抗凝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同用。 2.本品与皮质激素类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3.本品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颠茄类药物同服。 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
1.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 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后者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 ( 如 5- 羧色胺、缓激肽等 ) 的合成有关。解热作用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通过增加皮肤的血流、出汗及热散失而起作用。 2.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 ( 如缓激肽、组胺 ) 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 ( 可能作用于下丘脑 ) 的可能性。解热作用是抑制前列腺素在下丘脑的合成产生。 3.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能收缩脑血管,减轻其搏动的幅度,与解热镇痛药配伍,能增加镇痛效果。
【药代动力学】
1.对乙酰氨基酚: (1)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均匀,约有25% 与血浆蛋白结合。口服后0.5 ~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2)半衰期(t1/2) 一般为1~4小时(平均2小时) ,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不受影响,但肝功能不全患者及新生儿、老年人半衰期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 (3)对乙酰氨基酚能通过乳汁分泌:90%~95% 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葡糖酸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物,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肾脏有毒。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不到5%以原形由尿排出。 2.阿司匹林: (1)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迅速、完全。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中,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中。一次服药后1~2小时达血药峰值。镇痛、解热时血药浓度为25~5μg/ml 。半衰期(t1/2) 为15~20 分钟。 (2)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水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 3.咖啡因:口服后,胃肠道吸收快但不规则,进入中枢神经快,同时也出现于唾液和乳汁中,体内无蓄积,分布相半衰期(t1/2α) 一般为3.5小时,消除相半衰期(tl/2) 为6小时。血药浓度及其相应的峰值随用量而异,在降解代谢中生成甲基尿酸或甲基嘌呤而后随尿排出,尿液中仅有1%~2%为原形。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盒装
【有效期】
暂定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51023738
【是否医保】
非医保
【生产企业】
四川锡成药业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