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呵儿贝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呵儿贝
【通用名称】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英文名称】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
【主要成份】
1个免疫剂量含:冻干粉剂: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结合破伤风蛋白10μg**缓血酸胺(羟甲基氨基甲烷)蔗糖IM2164株相当于纯化多糖含量稀释液:氯化钠注射用水加至0.5ml
【性状及剂型】
注射剂
【适应症】
1.本疫苗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2.本疫苗既不能预防其他类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亦不能预防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等。
【规格】
每瓶0.5ml,每1次人用剂量0.5ml,含纯化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应不低于10μg
【用法用量】
1.用预填充于注射器内的稀释液(0.4%氯化钠溶液)溶解装于瓶中的本疫苗冻干粉剂,或用D.T.COQ/D.T.P(本公司生产的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或TETRACOQ本公司生产的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溶解,充分摇匀至冻干粉剂完全溶解。 2.用D.T.COQ/D.T.P.(本公司生产的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或TETRACOQ(本公司生产的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溶解后的溶液,正常呈白色悬液。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2个月至2岁婴幼儿建议在大腿前外侧(中间1/3段)或臀部注射。2岁以上儿童,在上臂三角肌处注射。严禁静脉注射。 3.任何情况下都应严格按医生的处方要求实施接种。 4.小于6月龄的婴儿:0.5ml/剂量,间隔1或2个月,连续接种三剂,第18个月龄加强接种一剂(0.5ml)。 5.6-12月龄的婴儿:0.5ml/剂量,间隔1或2个月接种一剂,共二剂,第18个月龄加强接种一剂(0.5ml)。 6.1-5岁的儿童:接种一剂(0.5ml)。
【不良反应】
1.通过对几百万剂量的本疫苗在婴幼儿中的单独接种、或同时与其他疫苗一起接种进行观察,未发现严重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2.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疼痛、发红或炎症约占接种的5%到30%。通常这种局部反应是早期的、一过性的和轻微的。 3.有时会观察到非典型的皮疹出现,极为少见的病例会出现下肢水肿,常伴随出现发绀或一过性紫癜,这种反应多发生于接种后最初的几个小时内,通常会很快的自发消失,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通常不伴发心脏和呼吸系统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本疫苗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时发生。 4.罕见过敏反应病例会在面颊或咽喉部位出现:类风疹样皮疹、瘙痒和水肿。 5.全身反应:发热(多在39℃以下)、易激恼和哭闹最为常见,单独接种本疫苗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的机率低于同时接种吸附的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联合疫苗(DTP)。 6.在不良反应中,也见惊厥的报道,可是,本疫苗与DTP同时接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和严重程度却与那些单独接种DTP的情况没有不同。
【禁忌】
本疫苗在下列情况下严禁使用:已知对本疫苗的某种成份过敏,尤其是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或者对先前接种本疫苗过敏者。
【注意事项】
1.不能进行静脉注射。 2.应确保针头未刺入血管内。 3.在发热,或急性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或者是慢性疾病活动期,应该推迟进行接种。 4.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缺陷能够减低免疫接种的正常反应。 5.如果本疫苗同其他疫苗,如:麻风腮联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接种时应在两个不同部位分别接种。 6.如有疑问请向您的医师或药剂师咨询。 7.务必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儿童慎用。
【老人用药】
老人慎用,向您的医师或药剂师咨询。
【药物相互作用】
为了避免不同医用制品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任何正在进行的其他治疗均应向您的医师或药剂师进行系统的报告。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
本品是一种多糖蛋白偶联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的抗体。
【药代动力学】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贮藏】
避光储存于2-8°C冰箱内,不可冷冻。
【包装】
0.5ml/瓶
【有效期】
36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030102
【是否医保】
非医保
【生产企业】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