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
【通用名称】
克林霉素磷酸酯胶囊
【英文名称】
Clindamycin Phosphate Capsules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林霉素磷酸酯。
【性状及剂型】
胶囊剂
【适应症】
本品适应症与盐酸克林霉素口服制剂一致,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如厌氧菌与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感染: 1.呼吸道感染。 2.泌尿系统感染。 3.五官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注意:本品代谢产物克林霉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脑膜炎无效;对于厌氧菌感染,本品与甲硝唑有相同的疗效。
【规格】
铝塑包装,每粒0.15g,12粒/板/盒。
【用法用量】
1.口服一次0.15-0.3g(以克林霉素计),一日3-4次;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10-20mg,分3-4次服用。 2.为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用本类药物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的疗程至少为10日。 3.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常见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稀便﹑腹泻﹑腹痛等,通常不影响治疗。 2.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异常。 3.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剥脱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4.偶有出现可逆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嗜酸性细胞减少症。 5.长期使用时,可引起异常口渴,极度乏力,显著体重减轻,甚至伪膜性肠炎。 6.应进行肝功能试验及血象检查,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忌用。 7.治疗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所致的伪膜性肠炎,轻症单纯停药有效,中等至重症患者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应给万古霉素口服,每6小时125-500mg,疗程5-10日。复发时可给第二疗程万古霉素。甲硝唑口服或杆菌肽口服也有效;甲硝唑2.0-500mg,一日3次,杆菌肽2.5万单位,一日4次。
【禁忌】
1.下列情况禁用: 2.对本品﹑克林霉素或林克霉素过敏者。 3.深部霉菌感染时。
【注意事项】
1.患者对一种林可霉素过敏时可以对克林霉素亦产生过敏反应。 2.不同菌株对林可霉素的敏感性可有相当差异,故药敏试验有重要意义。 3.肝、肾功能减退时应慎用。除重度减退外,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克林霉素用量一般无需减少。患者有严重肾功能减退和(或)严重肝功能减退,伴严重代谢异常,采用高剂量时需作血清药物浓度监测。 4.在肠胃疾病或有既往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结肠炎、抗生素伴随肠炎时应慎用,以免发生伪膜性肠炎。 5.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6.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7.请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 8.克林霉素可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肝中并浓缩,亦可排入乳汁中,故妇女在妊娠和哺乳期应慎用本品。 9.四周以内的新生儿应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克林霉素可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肝中并浓缩,亦可排入乳汁中,故妇女在妊娠和哺乳期应慎用本品。
【儿童用药】
四周以内的新生儿应慎用。
【老人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吸入性麻醉药同用,神经肌肉阻断现象可有加强,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抑制,在手术中或术后同用也应注意。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 2.本品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同用,在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伪膜性肠炎可能。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故抗蠕动止泻药不宜同用。含白陶土止泻药与本品同时口服,后者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须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 3.本品(主要为克林霉素)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与抗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效果减弱。为控制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在合用的疗程中抗肌无力药的剂量应予调整。 4.氯霉素或红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换克林霉素,或阻抑克林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故不宜与氯霉素或红霉素合用。 5.阿片类镇痛药,林可霉素类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现象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员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药物过量】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代动力学】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铝塑包装,每粒0.15g,12粒/板/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70164
【是否医保】
非医保
【生产企业】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