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氯化钾片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氯化钾片
【通用名称】
氯化钾片
【英文名称】
Potassium Chloride Tablets
【主要成份】
氯化钾。
【性状及剂型】
片剂
【适应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规格】
0.5g
【用法用量】
1.口服钾盐用于治疗轻型低钾血症或预防性用药。 2.常规剂量成人每次0.5g~1g(6.7~13.4mmol),每日2~4次,饭后服用,并按病情调整剂量。一般成人每日最大剂量为6g(80mmol)。
【不良反应】
1.口服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胸痛(食道刺激),腹痛﹑腹泻﹑甚至消化性溃疡及出血。在空腹﹑剂量较大及原有胃肠道疾病者更易发生。 2.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
【禁忌】
1.高钾血症患者。 2.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 (1)急性脱水,因严重时可致尿量减少,尿K+排泄减少。 (2)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给予补钾,但需鉴别高钾性或正常性周期麻痹。 (3)慢性或严重腹泻可致低钾血症,但同时可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引起肾前性少尿。 (4)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 (5)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24小时和严重溶血,上述情况本身可引起高血钾症。 (6)肾上腺性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7)接受留钾利尿剂的病人。 2.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 (1)血钾。 (2)心电图。 (3)血镁﹑钠﹑钙。 (4)酸碱平衡指标。肾功能和尿量。 3.服用普通片剂及糖衣片时,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所以最好溶解成溶液后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未明确。
【儿童用药】
尚未明确。
【老人用药】
老年人肾脏清除K+ 能力下降,应用钾盐时较易发生高钾血症。
【药物相互作用】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明显盐皮质激素作用者﹑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因能促进尿钾排泄,合用时降低钾盐疗效。 2.抗胆碱能药物能加重口服钾盐尤其是氯化钾的胃肠道刺激作用。 3.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加重口服钾盐的胃肠道反应。 4.合用库存血(库存10日以下含钾30mmol/l,库存10日以上含钾65mmol/l)﹑含钾药物和保钾利尿剂时,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有肾功能损害者。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环孢素A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尿钾排泄减少,故合用时易发生高钾血症。 6.肝素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尿钾排泄减少,合用时易发生高钾血症。另外,肝素可使胃肠道出血机会增多。 7.缓释型钾盐能抑制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药物过量】
引起高钾血症。
【药理毒理】
1.氯化钾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重要成分。在细胞内浓度约为150-160mm01/L,在细胞外液浓度较低,仅为3.5~5.0mmol/L。机体主要依靠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来维持细胞内外的K+、Na+浓度差。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对钾的代谢有影响,如酸中毒时H+进入细胞内,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电位差,K+释出到细胞外,引起或加重高钾血症。 2.正常的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及浓度差与细胞的某些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钾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糖、蛋白质的合成以及二磷酸腺苷转化为三磷酸腺苷需要一定量的钾参与;钾参与神经及其支配器官间、神经元间的兴奋过程,并参与神经末梢递质(乙酰胆碱)的形成;心脏内钾的含量可影响其活动,低钾时心脏兴奋性增高,临床血钾过低的患者以心律失常为主;钾是维持骨骼肌正常张力所必需的离子。钾离子不足则表现为肌无力,抽搐。
【药代动力学】
氯化钾口服后可迅速被胃肠道吸收,钾90%从肾脏排泄,10%随粪便排出。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2020757
【是否医保】
非医保
【生产企业】
天津世纪药业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