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绍: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详细]
疾病介绍:
在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40摄氏度时,汗闭、头晕头痛、精神障碍等中暑症状往往就发生了,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发生呼吸衰竭。[详细]
疾病介绍:
皮肤血管收缩呈网状图案,认为是闪电损伤的特征。电击伤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损伤。通常是由于不慎触电或雷击造成的。当人被闪电击中,心跳和呼吸常立即停止,伴有心肌损害。继而出现肌球蛋白尿[详细]
疾病介绍:
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可原发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流...[详细]
疾病介绍:
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详细]
疾病介绍: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详细]
疾病介绍:
反拗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见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多发生在患者胸腺瘤切除手术后。是指由于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而出现的严重的呼吸困难,腾喜龙试验无反应,此时应停止抗胆碱酯酶药,对...[详细]
疾病介绍:
呼吸气为蒜臭味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种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体征由于腺体分泌增多,中毒者口腔及呼吸道较多带“蒜臭”味的分泌物。[详细]
疾病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部分人面部皮肤泛红,并且肉眼就能看见一条条扩张的毛细血管,部分呈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线状或星状损害的形象,这就是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血红丝。是一种发生在面部或躯干部位...[详细]
疾病介绍:
从解剖学上看,骨板很薄,覆盖此部的皮肤也很薄,骨膜感觉神经也较丰富,所以,对触压很敏感,往往会产生明显的压痛。而压痛的情况又多见于局部炎症刺激肌肉或神经等导致的情况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