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绍: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vitamin D-resistant rickets)是一种肾小管遗传缺陷性疾病,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钙性两种。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familial hypophosphate...[详细]
疾病介绍: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详细]
疾病介绍:
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持续状态的一种类型。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表现多样,不典型,多为轻微抽动,肢体奇异的强直动作,常由一个肢体转至另一肢体或半身抽动,发作时呼吸暂停,意识不清。[详细]
疾病介绍:
新生儿脐部出血:脐带脱落后的1周―1个月内,新生儿若用力咳嗽、哭闹使腹内压升高时,脐残留端内血管会有少许开放,出现少量渗血。[详细]
疾病介绍:
水肿(edema)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hydrops fetalis),并常伴浆膜...[详细]
疾病介绍:
要吃要哭要动,是小儿生来就有的需要。少吃少哭少动,是新生儿生病的特殊表现。少吃少哭少动,俗称“眠起了”,有非感染和感染方面的许多原因。[详细]
疾病介绍:
概述小儿流涎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常发生于断奶前后,是一种以流口水较多为特征的病症。一般6个月至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详细]
疾病介绍:
小儿夜惊咬指是得了蛲虫病的临床表现。虫体在肠内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刺激激肠壁及神经末梢,造成胃肠神经功能失调。成虫附着于肠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雌虫穿入深层肠粘膜寄生后可引起溃疡、出血、粘膜下脓肿。在...[详细]
疾病介绍:
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该反射1岁后消失。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详细]
疾病介绍:
新生儿牙釉质发育不全有绿牙或棕褐色牙,此症状多出现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期。以及龋齿、牙结石等疾病造成的影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