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绍:
小儿夜惊咬指是得了蛲虫病的临床表现。虫体在肠内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刺激激肠壁及神经末梢,造成胃肠神经功能失调。成虫附着于肠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雌虫穿入深层肠粘膜寄生后可引起溃疡、出血、粘膜下脓肿。在...[详细]
疾病介绍:
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该反射1岁后消失。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详细]
疾病介绍:
新生儿牙釉质发育不全有绿牙或棕褐色牙,此症状多出现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期。以及龋齿、牙结石等疾病造成的影响。[详细]
疾病介绍:
婴儿出现吸吮反射的时间为 0~3个月,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详细]
疾病介绍: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因素为小儿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气血未充,元阳不振,其次是生后调养不当,感受寒邪,故本病在北方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详细]
疾病介绍:
增殖腺淋巴组织增生发生于小儿,可属生理性的,也可继发于感染或是过敏性的。这是一种在扁桃体上方、靠近咽部后方发生肿大的一种疾病。[详细]
疾病介绍:
心面综合征(cardiofacial syndrome)又称非对称性哭泣面容、先天性嘴角降肌发育不良综合征。1969年Cayler发现本征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畸形。其特征为嘴角降肌发育不良或缺失而导致...[详细]
疾病介绍:
新生儿无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迟者可至10~12月,12个月以后出者为萌牙延迟。乳牙迟萌的原因较多,首先应排除幼儿是否患全身性疾病而影响牙齿萌出,并及时治疗相关疾病。[详细]
疾病介绍:
婴儿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生6~7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早的孩子在4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晚的孩子要到10个月左右才萌出,个别孩子要到1岁以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情况...[详细]
疾病介绍:
系运动前区受损所致,表现为对侧上肢在空中不自主摸索,如以物接触病人患肢手掌,常紧握接触物不放松、称为强握放射。用钝物接触手掌,出现手指屈曲抓握动作为阳性,提示对侧额叶病损。[详细]